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壮族文化是在壮族人民生产劳动中产生,所以壮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情 。壮族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壮族的扁担舞,虽然扁担舞是用一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但扁担舞蕴含了浓郁的劳动气息,以及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 。
扁担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由妇女表演 。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和马山县的白山、古寨、加芳乡-带 。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 。
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 。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 。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扁担舞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
【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 。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 。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
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 。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双数的妇女为主 。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 。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自然清新 。可见扁担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舞蹈的节奏乐器 。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汉族男娶回族女,回族为什么不能嫁汉族
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