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适合自己就好!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文章插图

谢邀!

这次的疫情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尤其是科技的应用,未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

通过这次疫情,所有的人也对三种经济体(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有了更深刻认识 。

这种深刻认识主要有三点:

疫情期间对于工作的安排;疫情期间对于工资福利待遇的安排;对于企业实力的认识 。

在这三个方面,很多人觉得还是体制内和国有企业比较靠谱,虽然各方面待遇差点或少点,但不至于被裁员或直接倒闭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因此,疫情过后,必定会引发95后00后们大规模往国有企业或体制内挤,就算他们没有想法,他们的父母也会帮他们完成这一目标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文章插图

相比较,体制内拥有这些特点和优势:

保障有力,无后顾之忧;工资福利待遇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减少,但会稳步提高;相对而言,事不多,压力不大;人际关系说复杂也简单,比较而言,比较舒服 。

其他网友观点

这次疫情过后,很有可能会引发很多大学毕业生去考体制内的工作,具体是为什么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

1、体制内的稳定性在这次疫情中凸显的很明显 。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大概整个2月份全国所有的企业都没上班,体制内除了参与防控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也没有上班,但是体制内所有工作人员工资2月份工资能够照常发,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这里就体现出来了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性 。

2、企业的不确定性在这次疫情中凸显的很明显

同样,二月份没工作的企业职工,他们二月份的工资就不可能足额发放,因为他们的工资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没工作当然就没工资 。这次疫情就对他们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是立竿见影的影响 。

3、通过这次疫情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是要增强风险意识 。

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一定要提前预料到,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

第二,要增加存款 。

平时没有存款的年轻人在这次疫情中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困难,没有存款,在这期间他们又没有工资收入,但是各种支出依然存在,这就是一种非常大的经济压力 。

第三,最好有个第二职业 。

最好有一个第二职业,这也是增加一个收入来源的具体做法,因为万一你其中一个职业失去了,你还有另外一份收入来源,特别是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最好有一个网上的兼职,这样,当你企业的工作停了,你还有一个兼职继续维持收入来源 。

总之,你所说的很多年轻人去考体制内的工作,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 。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

作者:体制内公开课,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生存底层套路 。

其他网友观点

说实话,疫情之前,毕业生不早就在疯狂进入体制内了吗?而且,今年进入体制内、国企,机会真的很大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文章插图

1.进入体制内,一直是主流

还记得之前的一个新闻,2017年,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带编制 。他们相信“面试一定要找人”、“私企都容易倒”,他们毕业后最大的人生规划就是“吃上公家饭” 。因为,“没有编制,你什么都不是” 。

从2012-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来看,报录比一直是在增长,特别是在2019年,报录比快达到96:1,也就是意味着一百个人竞争一个岗位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文章插图

同时,从最近智联招聘发布《2019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来看,报告显示与2018年相比,大学生择业偏好有所变化,国企超外企跃居第一,成大学生最希望工作的企业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为834万,比去年增加14万,达到历史新高 。

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很多人的首选肯定是体制内和国企,毕竟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

2.今年进入体制内,机会大大增加

今年的疫情更是造成很大打击,小企业倒闭,大企业为了缩减成本,也减少了招聘数量 。企业招聘人数有限,一旦解决不好学生的就业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

在疫情之下,某些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了公务员招录数量,来帮忙缓解就业压力 。

同期,不少国企也纷纷开展了春招,因为上面肯定打招呼了,让国企承担责任,帮忙解决就业问题,上级也给予政策支持,增加编制数量 。

但是,机会增大,同时也伴随着危机,因为不仅毕业生要报考,还有在职的人员也想报考公务员,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


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文章插图

总而言之,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艰难,反正多准备,可以准备考研,已经增加了1000名额,反正多尝试,多准备,先择业,再择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