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确定每年24节气时间的?
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來推算,每月节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
这是岁月交接日,最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顺应口诀记心间:公历:
一月小寒和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
惊蜇春分三月找,清明谷雨四月天 。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腊月天 。
二十四节气,始于上古,形于商周,春秋初定,完缮于秦汉 。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从生活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拟定出來的产物 。
它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24个段,这二十四个段中有立春惊蜇等12个节气(为节),有雨水春分等12个中气(为气) 。它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前进15度(约15天)算作一个节气 。十二个月共分二十四节气 。
商周时,人们用土圭观测日影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把一年中土圭影最长的一天叫冬至 。也就是太阳在它的路线上移到最南方的一天 。把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叫夏至 。也就是太阳在它的运行路线上移到最北的一天 。
由冬至到夏至土圭影子不长不短的一天叫春分 。也就是太阳由南向北移动到直射在赤道上的一天 。
在由夏至到冬至土圭影子不长不短的一天叫秋分 。也就是太阳由北向南移动到直射在赤道上的一天 。
后來,人们又在二至中间安排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到秦汉时,二十四节气已定型完缮 。
二十四节气,它包含了天文,气侯,物侯,农业等自然现象 。如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和四立是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如大署小暑处暑小寒大寒它是反映了气温的变化 。如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它是反映了雨量的变化 。如惊蜇清明小满芒种它是反映了物候的变化 。
二十四节气,带有地域地方特色 。因上古时,农人活动于平原,多为长江黄淮流域,以农耕为主的人们 。渔,猎,牧,草等均在四方化外之地,所以它是以中原先民的农事活动为基础的,所以二十四节气有针对性的适应于中原地区,它括及的地方有:湖北长江以北,安微大部,江苏西部,山东南部,河南,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等 。在这些区域内,对应二十四节气基本无误,只有时间和气温会有相差几天的可能 。所以这几个地区的农事农时是符合和适应二十四节气的 。
其他网友观点这不是算出来的,是观察一年中(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的总结,用来记时和指导农活,七十二候也是这样来的,
其他网友观点古人是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出24节气,置闰等内容的年月日时周期节律,用历数干支表示 。
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以天象实测和多年天文记录为依据,规定一回归年等于365.2502日,一朔望月等于29.53086日,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次大改革 。太初历还首次把二十四节气计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
《淮南子.天文训》:“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之变,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距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则惊蛰;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加十五日指己则 。清明;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加十五日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以此类推……
【古代人是怎么确定每年24节气时间的?】上文的意思是,斗柄所指之处即节气所在,斗柄所指方位是用干支表示的 。其中斗柄每行15 度为一节,环周360度,故为“二十四向”,“以生二十四时之变)也 。
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历法已有两千多多年历史了,至今依然保留在历法中,为农业生产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
在世界上有些国家也曾使用过阴阳合历,但他们最多就只认识到二至二分四个节气,比之我囯有系统地详细划分二十四节气不可同日而语,逊色不少 。
推荐阅读
- 农村俗语:汤里来一定要水里去,是什么意思?
- 黑匣子是什么 黑匣子对航空事故调查有多重要
- 中医来说,心肝脾胃肾这几个实体器官都是怎么称呼的?
- 睡前小故事 月亮是个魔术师
- 沐猴而冠打一生肖
- 什么是苏州通卡
- 北航是什么学校
- 湄公鱼是鲶鱼吗烤鱼店里的
- 叉烧包的肉馅是怎么作成的
- UC阅读模式怎么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