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减治乳腺癌医案、配方

乳腺癌
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首位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高龄初产、未经产、闭经晚、绝经后肥胖、高水平的电离辐射、良性乳腺疾病等,其发病机制与病毒(尤其是B型RNA病毒)及未生育或哺乳、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雌二醇和雌酮异常增加及雌三醇缺乏有关,同时认为雌二醇又是致癌物质,而雌三醇对机体有保护、防癌作用,故在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脏腑功能障碍、在癌基因作用下而致乳腺细胞损害,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中医学认为,乳腺癌相当于中医学的“乳岩”、“乳石痈”、“乳痞”、“乳发”、“乳核”、“妒乳”等范畴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正气不足、风寒内侵、七情内伤、所愿不遂、郁结伤肝引起体内脏腑功能紊乱、冲任失调,降低了机体对癌细胞的监视抵抗力,在癌基因作用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终致气滞血瘀、邪毒蕴内,痰浊交凝,结滞乳部而成乳腺癌 。虽然现代图像诊断技术发展很快,但对潜伏在乳腺病患者中的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仍很困难 。目前西医常对此应用诊断治疗性内分泌疗法,即通过抗雌激素药治疗,发现潜伏在乳腺病中的乳腺癌 。但是,由于这种内分泌疗法所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多,使治疗常因此而中断,所以很多患者还必须经手术活组织检查确诊 。为此,研究探讨治疗乳腺病安全、有效的汉方方剂,桂枝茯苓丸作为诊断治疗性内分泌疗法的药物替代抗雌激素的效果 。
【病案举例】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乳腺癌医案、配方】古妻嘉一运用桂枝茯苓丸5.0g/d(服用6周)或7.5g/d(服用4~6周),总剂量为210~315g.1997年8月1日~1998年7月31日在古妻诊所就诊,并经望诊、触诊、乳腺线照相、超声检查和细胞学诊断等诊断为乳腺病的218例患者中,可疑为乳腺癌,而且符合桂枝茯苓丸证的116例患者为对象,分成两组:第1组(74例)服用桂枝茯苓丸5.0g/d(服用6周)或7.5g/d(服用4~6周),总剂量为210~315g;第2组(42例)为服用桂枝茯苓丸总量不足210g,因硬结、疼痛症状消失而中止治疗者 。服药结束后,再行望诊、触诊、乳腺线照相和超声检查 。对治疗后肿块仍未消失的患者先行针吸细胞学诊断,若结果是阴性,但又不能排除乳腺癌者再行手术活组织检查,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结果:第1组行手术活组织检查者11例(15%),3例确诊为乳腺癌,其中1例经针吸细胞学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根除手术;第2组无进行手术活组织检查者,但有1例经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218例乳腺病患者中,行手术活组织检查者11例(5%),确诊为乳腺癌者4例(3.4%) 。1994年7月~1998年7月在古妻诊所就诊的67例乳腺癌患者中,8例(12%)经诊断性内分泌疗法确诊为乳腺癌,其中1997年8月1日~1998年7月31日的17例乳腺癌患者中4例经服用桂枝茯苓丸确诊(占24%,4例中有2例经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诊断率较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