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泌尿系感染医案

泌尿系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成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包括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和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和肾孟肾炎) 。下泌尿道感染可单独存在,而上泌尿道感染则一般易伴发下泌尿道炎症,因此临床上二者不易严格区分 。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多见,占47%~63%,其次为葡萄球菌、副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少数为产碱杆菌和绿脓杆菌,亦有真菌、病毒和支原体、原虫感染 。好发于女性,尤以妊娠和产褥期发病率为最高 。临床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排尿时急迫、疼痛、寒战、发热、腰痛为特征 。如反复感染,可变为慢性 。
【临床应用】
陈氏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泌尿系感染8例,疗效较好 。处方:麻黄5g,白芍10g,桂枝6g,法半夏10g,干姜6g,五味子5g,茯苓10g,泽泻10g,细辛3g,甘草3g 。气虚者加党参15g北黄芪15g 。结果:本组8例全部治愈(症状消失,小便清长),其中服药最少3剂,最多12剂,平均8剂 。
【病案举例】
1.李某,女,35岁,工人,1985年8月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自觉畏寒,干呕,咽喉有噎感,少腹满小便不利,尿频,尿短,腰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0/L,中性070,尿液混浊,白细胞(+),红细胞(-) 。诊为泌尿系感染给予庆大霉素等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以上症状反复出现,故转中医治疗 。初诊时患者精神欠佳,畏寒无汗,少腹满,小便不利尿频,尿液呈乳白色,混浊,伴腰酸,口干,舌淡,苔薄白而润,脉细紧弦,证属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予小青龙汤加味处方:麻黄5g,白芍10g,桂枝6g,法半夏10g,干姜6g,五味子5g,茯苓10g,泽泻10g,细辛3g,甘草3g,3剂,水煎服服药后诸症好转,小便清长 。守上方加党参15g,北黄芪15g,再进3剂,而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
按:上述患者本可归属淋证中“劳淋”范畴,但由于素体气虚,气化失职,内停水饮证候,故也可从饮证论治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千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笔者宗仲景之法,对素体表虚,外束风寒,伴有泌尿系感染者用小青龙汤治疗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兼能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宜散之功;芍药配桂枝,功能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法半夏降逆化痰;甘草和中;加茯苓、泽泻健脾利水 。对于气虚者则加党参、北黄芪以健脾益气 。诸药合用,疗效满意 。1052.王某,女,54岁,家庭妇女 。1996年8月7日初诊 。患者自20年前因受凉患泌尿系感染,其后每因遇寒受凉即发,经采用西药治疗可缓解 。近几年每年发作4~6次,并呈逐渐加重趋势 。半月前因冒雨受凉而发作,自感畏寒、尿频、尿急、尿时少腹拘急疼痛,腰部酸困不适 。血常规:白细胞11×10/L,尿常规:白细胞20~40,红细胞3~5,上皮细胞10~20,诊为泌尿系感染给予口服氟哌酸,静脉点滴青霉素等药治疗后虽有好转,但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故转中医治疗 。现患者精神欠佳,面色白,少腹满闷、疼痛,尿频数,尿时余沥不尽,腰酸困明显,舌淡,苔薄白,脉濡滑 。证属水饮内停、外感风寒 。治宜解表散寒,温化水饮,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处方:麻黄8g,白芍10g,半夏6g,桂枝10g,干姜5g,茯苓15g,细辛3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 。服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上方加杜仲10g,肉桂6g,4剂后患者诸症基本消失,嘱其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1年未复发 。
【小青龙汤加减治泌尿系感染医案】按:本患者是由于素体阳虚,阳虚不能温化水饮,导致水饮内停,复因外感风寒而诱发加重,亦属小青龙汤证依仲景之旨,采用具外散表寒,内化水饮之功的小青龙汤治疗 。方中麻黄发汗兼能利水,配桂枝可增强宜散通阳之功;白芍配甘草可缓急止痛;半夏、干姜、细辛温化体内寒饮;加茯苓健脾利水以通利小便;加杜仲、肉桂温壮肾阳以温通水道 。诸药合用,共奏温化水饮、散风寒之功,故疗效颇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