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嗜睡医案
嗜睡常与睡眠过度相混 , 而今所提病例诊断符合王笑中主编《神经统疾病症候学·发作性嗜睡病》 , 均无 kleine-Levin-症候群及Pikwickian型发作 , 故可与睡眠过度症相鉴别 。发作性嗜睡病的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 , 为时短暂 , 反复发作的不可抑制的嗜睡 。包括4种症状:睡眠发作 , 猝倒 , 睡眠麻痹 , 催眠幻觉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 治疗亦无特效 。本病不同于中医之“多寐” , 根据临床观察可辨证为气虚血滞 。《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曰:“脾胃之虚怠情嗜卧” 。脾虚胃弱 , 失去运化输布及统摄血液之功 , 则清阳不升 , 浊阴不降;再则散发性脑病及脑损伤后 , 瘀血未能尽去 , 气虚血滞故呈发作性嗜睡病 。
【病案举例】
周氏治疗一患者:胡某 , 女 , 37岁 , 工人 , 于1994年4月4日入院 。发作性嗜睡5个月 , 加重2天 , 6个月前 , 因骑自行车与三轮车相撞 , 头部着地 , 诊断为“脑挫伤” , 治疗后好转 。但食欲一直不振 。于入院5个月前晨起时出现嗜睡 , 呼之能应 , 但无力讲话 , 无力起床 。约上午9点嗜睡自然消除 , 起床后步行上班 , 未予治疗 。4个月前再次复发 , 症状如前 。2天前之中午突然昏倒 , 无抽搐 , 约2~3min后自然苏醒 。入院检查未引出阳性体征 。脑电图示“轻度异常” 。头颅CT扫描“双侧苍白球钙化 , 颅脑他处未见异常” 。经颅多普勒提示:“脑动脉弹性减弱;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血管弹性减弱” 。诊断为发作性嗜睡病、脑血管痉挛 。静脉予以能量合剂、脑活素、丹参液 , 口服氟桂利嗪、谷维 。 , 。
素均无效 。每周复发约3次 。于4月20日上午 , 独自步行到医院时 , 再次出现无法抗拒的睡眠欲 , 坚持步行时几欲跌到河里 , 进病房后卧床睡眠约20min自然苏醒 。舌淡、苔白 , 脉细 。停西药改拟补阳还五汤加味 。处方: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各12g , 地龙、石菖蒲各10g , 黄芪120g , 酸枣仁30g , 合欢皮5g , 红花、远志各6g服药14剂未发作 。停药观察7天仍未发 , 于5月27日出院 。后追访4个月未复发 。
按:补阳还五汤能补气、活血通络 , 加石菖蒲一药“开心孔 , 补五脏…能助人振奋精神 。远志振作心阳 , 而益人智慧矣”《本草正义》 。从而达到气旺而促进血液运行 , 祛瘀而扶助正气 , 精神内宁 , 嗜睡病除矣 。
张氏37治疗患者李某 , 男 , 36岁 。1994年8月12日初诊 。述3年来身体乏力 , 动则心慌气短 。近1年来时感头晕眼黑 , 昏蒙欲睡 , 睡后不易醒 , 曾到多家医院检查 , 未能确诊 , 察其体微胖 , 面色苍白 , 唇色暗 , 舌淡紫、苔薄白 , 脉细弱 。察其脉证 , 诊为气虚血滞 , 神失所养 。治当补气活血通络 。方用补阳还五汤为主 。方药:黄芪45g , 当归、川芎、地龙、茯苓、赤芍各9g , 桃仁、红花各6g , 水煎服 , 日1剂 。6剂后复诊 , 诸症稍减 , 微觉脘闷 , 纳呆 。遂予原方加枳壳6g , 焦三仙各12g 。以健脾消食理气 。更服6剂 , 诸症大减 , 精神转佳 。守方30余剂 , 诸症消失 。嘱其服补中益气丸善后 。3个月后随访已如常人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嗜睡医案】按:本例嗜睡证属气虚血滞 , 清窍失养 , 气虚为本 , 虽未致瘀 , 但血脉滞涩 , 亦与原方主证相合 , 正所谓“证同治亦同” 。
推荐阅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眩晕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痹症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帕金森综合征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肢体麻木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雷诺病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格林巴利综合征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肿瘤化疗反应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糖尿病肾病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