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减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配方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咯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吸烟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咳嗽、咯痰明显,多为白色泡沫黏液痰 。感染急性发作时才出现脓性痰 。两肺可有散在干、湿性啰音 。
【二陈汤加减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配方】【临床应用】
1.杨国友以“二陈加络龙汤”为主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4例 。
其中男性25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2岁7个月,最大56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多,咯痰不爽或痰少而黏,胸闷甚或胸痛,64例均经X线拍片而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
基本方:陈皮15g,半夏15g,茯苓15g,甘草10g,橘络12g,地龙12g,川贝母10g,黄芩12g,桔梗12g,紫苑12g,前胡12g药量根据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略有增减 。随症加减:痰湿型加山药20g,焦白术12g,焦三仙各12g;痰热型加鱼腥草15g,连翘15g,金银花15g;脾肺气虚型加党参12g,黄芪12g;喘促甚者加紫苏子12g,桑白皮12g,款冬花10g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基本恢复正常有52例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但有轻微咳嗽或喘促,X线复查大部分正常有11例无效:服药超过1个月,症状无改善1例 。有效率为98% 。临床治愈病例中,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18剂 。
2.彭听其以蒌贝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肺结核90例 。120例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10~39岁者36例,40~70岁者84例;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10年,平均2年 。处方:瓜蒌、川贝母、桔梗、半夏各10g,陈皮6g,茯苓10g,甘草3g,黄芪、芦根各30g,每日1剂,分2次煎服,15天为1个疗程 。痰湿甚者去黄芪,加怀山药、薏苡仁各20g;风热甚者加金银花15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6g;阴虚火旺者加沙参3g,麦冬10g,百部15g,花粉15g 。经治1个疗程后,咳嗽症状消失,线检查病灶吸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在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者为治愈;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在3个月内有轻微复发者为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无明显改变者为无效 。
120例中,临床治愈78例占65%,有效41例占31.2%,无效1例占0.88%
3.赵玉巧用加味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0~45岁者20例46~60岁者10例;上呼吸道感染者14例,外感风寒者14例,病程3个月~6个月者9例 。
采用健脾化湿法 。基本方药为:茯苓30g,薏苡仁20~30g,山药20~30g,陈皮1215g,半夏12~15g,厚朴10~12g,甘草6~10g,紫菀15g,款冬花15g,藿香12~15g,佩兰2~15g肺部壅热,咳嗽吐黄痰者加黄芩、鱼腥草;肺寒痰滞,咳嗽痰白而稀薄者加姜、细辛;外感风邪,咽部作痒,疼痛明显者加桔梗、蝉蜕、牛蒡子;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咳嗽、咯痰或喘息消失,X线检查肺部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为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半年内无复发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观察患者30例,其中治愈26例,明显好转4例 。洽疗天数15~40天,平均天数30天 。
4.王海霞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 。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49~84岁,平均66.5岁,病程1~7年,平均(2.72±0.38)年 。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9~87岁,平均67岁,病程1.1~7.1年,平均(2.73±0.3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曼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对照组给予口服阿莫西林每次0.5g,每日3次,溴已新(必嗽平)每次16mg,每日3次;治疗组用二陈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麻黄8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紫菀10g,五味子6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每日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 。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体征恢复到疾病发作前水平,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显效:咳、痰、喘及肺部体征显着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效:咳、痰、喘及肺部体征有减轻,但程度不是显效,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无效:咳、痰、喘及肺部体征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或加重,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 。结果:治疗组42例,临控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临控率66.7%;对照组36例,临控1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临控率41.7%治疗组总疗效及临控率优于对照组(P<0.05) 。
5.丘秀莲等以二陈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4例 。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42~84岁;病程2~36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喘息,反复发作,连续2年以上或连续发病3个月以上者 。急性发作期白细胞可轻度增高,听诊可闻少许湿罗音 。
线透视或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均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 。以二陈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法半夏茯苓、地龙、僵蚕、苦杏仁、半边莲、桃仁各10g,陈皮、蝉蜕、甘草各6g,桔梗9g 。加减:风寒盛、久咳不愈者加炙麻黄10g;风热者加枇杷叶、黄芩各10g;痰湿壅肺加白术10g,紫6g;肺气虚加党参10g 。每天1剂,水煎2次,饭后温服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者,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头孢拉定4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4天 。7天为1个疗程,服药时间最长3个疗程,最短1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咯痰消失,2周以上未发作者)61例,好转(咳嗽减轻,咯痰减少)14例,未愈(症状未明显改善)9例 。总有效率89.3% 。
6.王书甲用天芩二陈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42例 。所有病人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6~7岁,平均(62.5±6.43岁),病程3~18年,平均7.8~8.65年;对照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5~70岁,平均(56.4±59.3)岁,病程3.4~16年,平均6.6~7.4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X线胸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着性差异(P<0.05),且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5版《内科学》中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 。
治疗组予天芩二陈汤加味治疗 。药物组成:天冬10g,黄芩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甘草10g,川贝母10g,款冬花10g,紫菀10g,桔梗10g,黄芪15g,鱼腥草30咽喉不适者可加枇杷叶10g,痰多气急加紫苏子10g,食欲不佳加莱菔子10g,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分2次服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炎祛痰止咳药 。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临床控制:咳、痰、喘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呈轻度;显效:咳、痰、喘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明显好转(重度+++~轻度+);好转:咳、痰、喘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重度+++中度++~轻度+);无效咳、痰、喘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加重 。结果:治疗组42例中,临控28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6%;对照组24例中,临控8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
7.林勤以加减归地二陈汤治疗咳嗽而遗尿118例,男56例,女62例,年龄34~70岁,病程6个月以内 。证见咳嗽、咯痰,每次咳甚均遗尿(非膀胱充盈时),时气喘,口中咸,舌淡红、苔白腻或,脉细、尺脉沉等肺气上逆,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之症 。治以加减归地二陈汤,方药组成:半夏、茯苓、陈皮各10g,当归、枸杞子、紫菀、款冬花各15g,紫石英、熟地黄各0g,甘草6g加减:气喘重加莱菔子、紫苏子、地龙干各15g 。咯痰黄黏量多、胸闷加桑白皮、黄芩各10g 。每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以上未发,113例;好转:咳遗尿消失,咳嗽减轻,痰量减少,4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 。本组118例,经1~4周治疗,其中1周治愈26例1~2周治愈66例,2~4周治愈21例 。总有效率为99.1% 。
【病案举例】
1.余某,女,32岁,工人 。因咳嗽、胸闷痛,于1996年3月14日初诊 。X线拍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症见:咳嗽痰多、质稠黄,咯吐不爽,胸闷痛,大便5日未行,口干欲饮,伴有身热(体温38.5℃),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以清热通络化痰、宣肺止咳,方用二陈加络龙汤 。处方:陈皮15g,半夏15g,茯苓15g,甘草10g,橘络12g,地龙12g,贝母12g,黄芩12g,桔梗15g,紫菀10g,前胡12g,鱼腥草15g,连翘15g,金银花15g,冬瓜仁15g,杏仁15g 。每日1剂,煎取汁400ml,分3次温服,2剂后咳痰爽,大便通,胸闷痛减半,身热退 。守原方去冬瓜仁、金银花,服3剂,诸症均减 。8天后X线复查:慢性支气管炎改善,随访1年未复发 。
2.李某,女,66岁 。2003年12月4日初诊咳嗽、咯痰,反复发作10余年 。3天前因受寒,原咳嗽咯痰加重,稍气紧,曾用头孢菌素类、罗红霉素、病毒唑等药治疗,效果不显而来诊 。诊见:精神疲乏,咳嗽,痰多、呈白色黏液,稍气紧,呼吸26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少许湿啰音,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L,X线摄胸片示:肺纹理增粗 。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证属外感寒邪,痰湿壅肺 。治以宣肺解表止咳,燥湿化痰 。处方:法半夏、茯苓、炙麻黄地龙、僵蚕、苦杏仁、紫菀、桃仁、桔梗、半边莲各10g,蝉蜕、陈皮、甘草各6g7剂,每天1剂,水煎2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咯痰稍减轻,舌、脉象同前,守原方继服4剂 。三诊:咳嗽、气紧基本消失,少许咳痰,舌淡红、苔薄白稍腻,脉滑 。药已对症,守上方去炙麻黄,继服5剂,症状消失 。随访3个月,未复发 。
按: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病变 。本病病程缓慢,因反复发作而屡用抗生素,导致产生细菌耐药性,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对本病咳嗽、久咳不愈、咯痰的主症,采用因势利导急性发作期治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久咳不愈者,肺气必虚,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低下,则以扶正祛邪,佐以化痰止咳 。针对本病病机,以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 。方中以法半夏、茯苓、苦杏仁、陈皮健脾止咳,燥湿化痰;僵蚕、地龙、蝉蜕止咳化痰,平喘解痉,地龙尚有解除平滑肌痉挛之功,蝉蜕则有抗过敏作用;桔梗利咽除痰;紫菀温肺化痰;久咳必瘀,故以桃仁祛瘀,通肺络,润大肠,活血镇咳,改善肺循环;酌加一味半边莲,旨在寒温并用,利水解毒,并有通调水道之功;甘草甘缓润肺,止咳化痰,调和诸药 。全方组方严谨,药专力宏,使血和气顺,气顺则痰消,痰消则咳自平 。
3.于某,女,58岁,于1998年冬季发病,咳嗽、咳痰伴喘息,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休息,听诊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经门诊西药抗炎平喘治疗1个月不能缓解,服用加味二陈汤(当归、陈皮、半夏甘草、五味子、茯苓、桑白皮、川贝母、杏仁各6g)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治疗) 。服药方法:上方3剂药为1个疗程 。把药煎好后加冰糖服下,每剂只熬1次,1次服完 。第一剂:第一天下午5点熬好,晚上9点服下;第二剂:第二天晚上9点熬好,第三天早上7点服下;第三剂:第三天或第四天早晨7点熬好,中午11点服下;3剂药渣合在一起,第五天下午5点好,晚上9点服下 。服药期间忌烟、酒、茶、盐、葱、蒜、辣椒7~8天为1个疗程 。
14.彭某,女,45岁,2000年5月首次发病而入院,以西医抗炎平喘治疗1周,气喘缓解不明显,在征求病人意见后,未停用西药抗炎平喘治疗,服用加味二陈汤(当归、陈皮、半夏、甘草、五味子、茯苓、桑白皮、川贝母、杏仁各6g)2个疗程而治愈 。2002年及2003年冬季再次发作,均在门诊服加味二陈汤1个疗程治愈服药方法:上方3剂药为1个疗程 。把药煎好后加冰糖服下,每剂只熬1次,1次服完 。第一剂:第一天下午5点熬好,晚上9点服下;第二剂:第二天晚上9点熬好,第三天早上7点服下;第三剂:第三天或第四天早晨7点熬好,中午11点服下;3剂药渣合在一起,第五天下午5点熬好,晚上9点服下 。服药期间烟、酒、茶、盐、葱、蒜、辣椒 。7~8天为1个疗程 。
按:上2例均为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喘证”范畴 。
临床分虚、实两大类 。加味二陈汤治疗以实喘为主,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肺失宣降所致 。方以二陈汤为主,加用杏仁、桑白皮、川贝母化痰降气,五味子收敛肺气,当妇和血以降气 。王海藏曰:“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及血中气药也 。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全方共奏化痰降气、止咳平喘之功本方疗效关键在于服药方法特别,如若按常规煎服方法则无此明显效果 。余在临床上按常规煎服方法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可能与各脏腑对应的时辰有关,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
5.黄某,男性,68岁 。2006年2月20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发生感冒,经某医院治疗,寒热等症巴退嗽至今不愈,现咳白稠痰、咽喉痒、汗出、微渴、大便干,苔白薄,脉沉 。听诊:双肺底可闻及湿性音,X线:双肺下部纹理增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为痰湿结肺,郁而化热,治宜化痰止咳,清泻爆热,予以天芩二陈汤加味 。处方:天冬10g,黄芩10g,法半夏10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10g,川贝母10g,款冬花10g,紫菀10g,桔梗10g,黄芪15g,鱼腥草20g,枇杷叶10g,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2次,服药7剂而病愈 。
6.林某,女,63岁,1997年2月9日初诊 。诊见:咳嗽咯痰已4个月,痰白黏、量中,每次咳甚均遗尿时气喘,纳少,腰酸,口中咸,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尺脉沉,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予加减归地二陈汤再加莱菔子、地龙、紫苏子各15g,5剂后咳嗽大减,咳甚遗尿消失 。继服10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发 。
推荐阅读
- 二陈汤加减治肺炎医案、配方
- 二陈汤加减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医案、配方
- 二陈汤加减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案、配方
- 鸡蛋面条的汤应该怎么做 鸡蛋面条的汤的制作方法
- 五红汤标准配方 如何制作五红汤
- 炖的鱼汤苦了怎么补救 如何解决炖的鱼汤苦了
- 番茄面疙瘩汤制作方法 番茄面疙瘩汤怎么做好吃
- 金针菇怎么做汤好喝 金针菇做汤好喝的方法
- 红枣荸荠白萝卜能一起煮汤吗
- 罗宋汤怎么做 如何做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