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方戏曲有什么?沿海的文化明珠

泉州,东亚文化之都,有着丰富非常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文明 。其中,泉州戏曲文化中的高甲戏和木偶戏更是获得诸多荣誉,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泉州的地方戏曲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
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 。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 。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 。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 。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 。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 。解放后,1951年成立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桃花搭渡》、《扫秦》荣获剧本奖和演出奖 。
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 。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
木偶戏
泉州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1957年定名为线戏 。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属于傀儡戏 。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 。宋元以降,即流传于泉州地区,俗称嘉礼戏 。经数百年传承,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规制、表演线规、偶像制作工艺及丰富的演出剧目和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 。江总书记在泉州视察时,饶有兴趣地观看雕刻精美的泉州提线木偶 。
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难度较大,每个木偶形象都设置有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 。历代艺人凭借精湛的传统线规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体现了泉州提线木偶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 。
打城戏
【泉州地方戏曲有什么?沿海的文化明珠】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 。它是由地方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 。打城戏的表演艺术重在武功、杂耍,这是从京剧武打程式中学来的,而音乐曲调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梨园戏、高甲戏音乐曲牌和伴奏乐器 。
打城戏早期的音乐、唱白以及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 。其表演动作多侧重于跳跃跌打和武打杂技,有时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 。其武打的高超技艺,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泉州的活文物,在闽南地区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 。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采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 。
该剧种的生、旦、净上下场都要念场诗 。韵白较多,唱白发音较重,但比高甲戏轻柔,接近口语 。此外,它还有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开大笼”,里面装关表演各种类型舞蹈节目的衣套,可随演随用,别有一番生动情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