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戏曲大全
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 在我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戏曲代表着汉族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 也反映出流传区域的汉族民风民俗 。那么 , 接下来 , 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山西的地方戏曲吧 。
晋剧
中国地方戏曲 , 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 , 又名山西梆子 , 中国传统戏曲 。因产生于山西中部 , 故又称中路梆子 , 也称为“中戏” , 主要流行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 , 上路调为北路梆子 , 下路调为中路梆子 。
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 , 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 , 建国后则称晋剧 。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高峰时期 , 当时班社众多 , 人才辈出 , 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 , 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蒲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 , 当地人通称乱弹戏 , 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 。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 。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 , 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 , 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 蒲剧与秦腔有着极为密切的发展脉络联系 , 所以两者又常常登台轮番演出 , 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戏” 。
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 , 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 , 人称“南路文雅 , 西路火爆” 。蒲剧音调高亢激昂 , 音韵优美 , 长于表现激情 , 其旋律跳跃幅度大 , 起调高 , 大小嗓兼用 , 素以“慷慨激昂 , 粗犷豪放”著称 。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 , 又名“上路戏” , 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 , 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 。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 , 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 。北路梆子的发源地正是在雁门关以北的大同一带 。据大同城西观音堂戏台题壁记载:“双庆戏班于嘉庆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贯》一剧 。”由此可见 , 北路梆子在清朝嘉庆十三年以前 , 已由蒲剧艺人来此教习传艺 , 结合雁北的秧歌小调参合而成了 。
北路梆子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 , 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 , 流行于山西东南部 。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 , 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 。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 , 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 , 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 , 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 , 俗称“昆梆罗卷黄” 。
【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戏曲大全】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 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 , 演出水准逐渐下降 , 不少剧团被迫解散 , 后继人才匮乏 , 剧团前景堪忧 , 迫切需要采取措施 , 予以支持和保护 。
推荐阅读
- 戏曲文化说,京韵大鼓的板式特点
- 戏曲文化:河北地方戏曲剧种有哪些
- 广东酸菜的做法 酸菜的饮食文化
- 班级文化是由哪些方面内容构成的
- 歌剧形式的戏曲,歌仔戏的表演艺术
- 扬剧文化了解:扬剧的角色行当
- 最具特色、知名度的地方戏曲有哪些
- 眉户戏文化传承:眉户戏古城会的剧情
- 琉璃是什么意思
- 吕剧文化:吕剧各大专业剧团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