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 。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临床应用】
1.刘洪元治4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香砂六君汤合清开灵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效果 。治疗组采用清开灵分散片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联合治疗,清开灵分散片0.4g/片,2~4片次,3次/天治疗,饭前15分钟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方药组成: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茯苓15g、法半夏15g、白术15g、党参30g;1剂/天,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10mg/片,3次/天,饭前15分钟服用 。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 。治疗组20例,痊愈1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20例,痊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按香砂六君汤以木香、砂仁理气健脾和胃;党参、茯苓、白术、、、
炙甘草补气健脾和胃;陈皮、法半夏燥湿健脾,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白术、茯苓二药合用,补而不壅,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半夏、陈皮合用理气降逆和胃,燥湿除痰 。诸药共用,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化痰通络 。故香砂六君汤在临床中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
2.张荣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152例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腹胀、腹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感等,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治疗组: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 。基本方:木香12g,砂仁7g,陈皮14g,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10g,黄芪20g,白芍15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4枚,饴糖(兑,分冲)20g 。加减:胃中痛如针刺者加鸡血藤、川棟子;呕吐胃酸者加瓦楞子、乌贼骨、吴茱萸;胃痛隐隐,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者加乌药、沉香、干姜、附子;口干口苦,纳呆恶心,舌苔黄腻者加竹茹、栀子;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纳呆者加鸡血藤、焦三仙;呃逆者,舌苔白润,脉迟者加丁香、柿蒂;嗳气者加沉香、旋覆花 。水煎分2次温服 。连服2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61.8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3.荆丰德等治慢性胃炎50例,其中糜烂性胃炎12例,浅表性胃炎,、
30例,浅表-缩性胃炎5例,萎缩性胃炎并肠化3例 。治疗方法:以、、
党参、茯苓、白术各20g,青皮、陈皮、白芍各15g,当归、甘草各10g为基础方 。加减:胃脘胀加厚朴、砂仁、木香、苏梗;胃中痛如针刺者加砂仁、鸡血藤、川楝子;呕吐胃酸者加瓦楞子、乌贼骨、川黄连、吴茱萸;胃痛隐隐,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者加乌药、沉香、干姜、附子;口干口苦,纳呆恶心,舌苔黄腻者加竹茹栀子、川黄连;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纳呆者加鸡血藤、焦三仙;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加吴茱萸、生姜、红枣;呃逆者,舌苔白润,脉迟者加丁香、柿蒂;嗳气者加沉香、旋覆花 。中药日1剂,餐前半小时服药,日服2次,3周为1疗程 。治疗结果:本组50例中,临床痊愈34例,其中糜烂性胃炎12例,浅表性胃炎18例,浅表-萎缩性胃炎4例(占68%);显效12例,其中浅表性胃炎10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例,萎缩性胃炎并肠化1例(占24%);有效3例,其中浅表-萎缩性胃炎2例,萎缩性胃炎并肠化1例(占6%);无效1例,为萎缩性胃炎并肠化(占2%),总有效率为98% 。
【病案举例】
1.胡某某,女,50岁 。一诊:1990年9月5日 。胃脘隐痛多年,食后噫气脘胀,从不反酸,矢气较多,大便时结时溏,粪色或黄或黑(黑时较多),神疲乏力,容易感冒 。今年7月24日做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现仍不饥食少,口干口苦,近时便溏色黑,舌质淡,边有紫暗瘀斑,苔白腻,脉迟缓细弱(心动过缓每分钟40余次)投以香砂六君子合五消饮加味:广木香、砂仁各10g,太子参30g,焦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5g,法半夏10g陈皮15g,山楂30g,六曲10g,谷、麦芽各30g,鸡内金15g,黄芪3g,防风15g二诊:9月27日,服上方20剂,诸症好转,白腻苔见退,守上方再进 。三诊:11月27日 。共服上方70剂,胃纳好转,大便成条色不黑,舌边瘀斑消失,现仅偶有胃脘隐痛而已 。嘱守上方服至胃脘隐痛全除为止 。四诊:1991年3月20日 。坚守上方服至130余剂(其他中西药均停服),于3月7日在原胃镜检查的医院复查,证实病灶已大见好转(胃黏膜由灰白色转为红白相间) 。现仅感胃脘有时隐痛,食后微胀,大便已基本正常,心动过缓明显好转 。嘱仍坚守上方长服以巩固疗效 。
按胃痛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证候之一,其病虽有寒热虚实之辨,但多属于虚寒 。当脾胃虚寒尚处在气虚阶段时,香砂六君子汤能健脾温胃,既能补气虚,又能行气滞,补气而不伤气 。凡脾气虚弱而胃寒气滞作痛者,服之每获良效 。由于脾气虚弱,运化不良,常有食积胃脘,加入山楂、六曲、谷芽、麦芽、鸡内金以助运化而消食积 。其中鸡内金以胃治胃,能消能补,尤为治疗胃病的良药;山楂既能消化肉积,又能活血化瘀,对胃脘久痛入络,由气滞导致血瘀的,甚为适宜;谷芽能助脾胃生发之气,不仅能和中助运,而且能补中益气;麦芽既能消化食积,又能疏泄肝气,很适用于木土不和的病症,而胃脘痛症多兼肝气不调,故常用之;六曲既能健脾开胃消食行水解散风寒湿热邪气,也稍能行血化瘀,对气滞食积水停血瘀的脘腹胀痛之症都适用 。香砂六君子汤合五消饮具有良好的健胃开胃作用,远非西药健胃剂所能及 。
2.白某,女,43岁,1998年8月初诊 。自诉:胃脘饱胀、疼痛2手,时轻时重,近1个月症状加重,伴纳差、嗳气、乏力、吞酸,大便2~3天1行,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曾服多种中西药物疗效不佳 。
上消化道内镜示:慢性胃炎、窦部萎缩性 。Hp(+) 。辨证:肠胃虚弱,中焦气滞 。治法:益气健脾,行气止痛 。药用香砂六君汤加味: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川厚朴各6g,党参茯苓、煅瓦楞、炒莱菔子各15g,炒白术、枳壳、紫苏、连翘、建曲炒麦芽、良姜各10g,生甘草3g,5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药后疼痛、饱胀均明显好转,大便干稍减,继以原方药连服1个月,症状消失,饮食、二便正常,为巩固疗效继续用药1个月 。因患者经济条件差不愿复查胃镜 。2005年9月18日又来诊,自述近7、8年来胃病未曾复发,今年人夏饮食生冷过度,20天来上腹饱胀、不思饮食、嗳气、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舌质淡苔厚腻微黄,脉沉细 。仍承以香砂六君汤加味,上方加减,6剂后饱胀减,但仍不欲食,口干便坚,以原方加瓜蒌仁15g,10余剂后食纳正常 。服香砂养胃丸、保和丸以善后 。
3.胡某,男,38岁 。自诉有慢性胃炎史5年,上腹部隐痛多无规律性发作,每因饮食不节、劳累后诱发时轻时重 。1992年5月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近个月疼痛加重,胃脘胀满、纳呆、嗳气吞酸,神疲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治宜益气健脾、行气止痛 。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香附、枳壳、元胡各15g,砂仁6g,半夏、陈皮、吴茱萸各10g,甘草5g,佛手、丹参各12g,白术20g 。每日剂,水煎分3次口服,服药30剂后,疼痛基本消失,再守原方服用30剂,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正常,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