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能治疗妇科病吗?

罗元恺肝气郁结而致的妇科杂病,可用郁金.精神因素,亦可影响生殖功能.如七情过度,心情紧张,思虑过多,忧郁,以致肝气不舒,血行不畅,月经失调,便难于摄精成孕.本症除药物治疗外,须辅以心理治疗,才易收效.主症:月经先后多少不定,经行不畅,经色黯滞,夹有小血块,或经前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或抑郁寡言,精神不宁,甚至悲伤欲哭,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治法和方药: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养血方药可用郁金为主,当归、白芍、白木、茯苓、香附、丹皮,去花粉加合欢花、女贞子等.
周凤梧郁金治经前头痛,经前头痛为妇女常见病症之一属近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临床表现为经来前3~7天头痛发作,经来或行经后缓解或消失.其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郁气滞,经前头痛多呈紧束或跳动感,随情绪变化波动,伴胸胁胀闷,烦躁易怒,耳鸣眼差,舌红荅黄,脉弦或滑肝为风木之脏,巅顶之上唯风可到,若情志不和、怒郁伤肝,郁而化火,血热上壅,络脉郁阻则发为头痛.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可用郁金配柴胡舒肝散加减,方中柴胡、白芍、陈皮、香附、枳壳柔肝,疏肝,理气止痛,川芎为血中药,配白芷辛散祛风,走头面引药直达病所.肝郁脾虚,头痛多胀闷或头重如裹,呕恶纳差,胁腹胀满,乏力嗜睡,或嗳气频作,舌苔薄白或厚腻,脉弦滑.经行前血流胞宫,上汲精血,肝体失养,肝气郁滞,肝阳逆动而扰上窍;同时影响脾之运化水湿功能,湿浊内蕴,随逆动之阳上蒙清窍,故发头痛.治宜郁金配逍遥散加减;痰瘀内阻型头痛如锥刺或胀闷跳痛,前处固定,面色黯黑,呕恶烦躁,口渴欲饮,舌暗或有瘀斑,舌苔厚腻,脉弦滑.肝郁或肝虚,迄不畅达,血行无力则络脉瘀滞,或脾虚湿停而疾生,痰瘀痹阻清窍,清阳不升,浊气瘀积伏于脑络,故见头痛.治宜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药用郁金配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方中二陈汤化痰利气,活络效灵丹通络止痛,加郁金疏肝,栀子清热,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
张晋峰本药有利于治疗子宫肌腺病.子宫腔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黏膜,叫子宫内膜,而子宫的表面也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之为浆膜,两层膜之间夹着一层厚2~3厘米的平滑肌,则称作肌层.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侵入肌层但并未超出子宫之外,这种病就称之为子宫肌腺(或叫腺肌)病.以往曾经将子宫肌腺病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其他部位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子宫肌腺病与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学虽然相似,但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对卵巢激素的反应等均有不同,因此多数学者均认为它们并不是相同类型的疾病,主张不再沿用内在性或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名称.子宫肌腺病是妇科常见病,大多发生在35~50岁的经产妇女,尤其是多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有子宫肌瘤,约15%的患者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直接向肌层浸润生长而引起.
正常情况下,子宫肌层有某种防御能力,可以抵抗子宫内膜的侵入.
如果由于多次妊娠、分娩或刮宫造成子宫壁损伤,或者由于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并不断刺激子宫内膜等因素,以致破坏了子宫肌层的防御能力,就会导致内膜向肌层生长,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子宫内膜在肌层的浸润生长有两种方式,一是呈弥漫性生长,一是局限于子宫肌壁的某一处浸润生长.前者可以使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但子宫增大一般不超过怀孕3个月大小,过大的子宫往往合并有子宫肌瘤;后者则可以使肌细胞高度增生,形成一个球状体,称为子宫肌腺(或腺肌)瘤.子宫肌腺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痛经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多为继发性,,,
年近40岁的妇女才开始有痛经,且症状逐渐加剧者,即应考虑患有此病.其疼痛特点呈痉挛性或绞痛性,程度之严重,令人难以忍受.
【郁金能治疗妇科病吗?】少数患者也可能有性交痛.月经失调往往是本病的首要症状,常表现为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或多发月经,少数患者可能在月经前后有阴道滴血现象.子宫肌腺病还可能引起绝经后出血,这种情况虽不常见,但值得注意.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癌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可以这样理解: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就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癌;就容易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癌.因此,从子宫肌腺病的实质来看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郁金为主,配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诸法,常常有效.郁金治经行吐衄,经行吐衄主要责之于热,责之于肝.因血海为肝经所司,肝郁化火之实热,或肝阴不足,阴虚阳亢之虚热,均可在经前、经期冲气较盛之时挟冲气上逆,以致气血逆乱,阳络伤而血上逆治法重在清肝镇潜.清肝应配合疏肝和养阴,以固本清源,镇潜旨在止上逆之血,又当辅以引血下行,条达气机,使经血以下行为顺.用郁金、柴胡、栀子、丹皮等疏肝清热,牛膝、丹参、桃仁、益母草等活血通经并引血下行,海螵蛸、龙骨、牡蛎等镇潜止血.并强调经前清肝降逆,经后疏肝养肝调经,取效后不宜马上停药,应继续调理1~2个周期,以巩固疗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