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西藏文化的“活化石”

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流传,城市的传承有很多,不仅是物质上的文化遗迹,历史记载的文化,就是在精神层面上的精神文化也有很多 。
那么,在西藏文化中,古今流传的藏戏是怎样的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因此,藏戏一直受大家的喜爱 。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 。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
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
甘南藏戏藏语称“南木特”、即“传记”之意 。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故又称“拉卜楞藏戏”,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的 。
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藏戏在17世纪以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称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特有的剧种,并在藏区广为流传,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在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藏戏先后出现了许多传统剧目,至今久演不衰的是着名的八大藏戏 。各个剧目的演出时间不等,短的只要几个小时,长的可连演几天,但每出戏一般都可分为序幕、正戏、和告别祝福仪式三大部分 。
【藏戏——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别,藏戏还逐步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和属于新派的蓝面具派,还有独角戏,目前以蓝面具派影响最大 。以戴面具来作为演员的面部化妆,是藏戏的一大特色,但作为藏戏流派之一的青海南部的安多藏戏的一些剧团却大多改为直接用油彩涂在脸上化妆,并将唱、白、舞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戏剧效果 。
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达赖及地方政府的官员献戏 。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 。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脚戏 。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 。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 。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较小 。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他们的演出开始时,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出场,故称蓝面具派 。新派的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慢慢就把旧派代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