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增液承气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增液承气汤
【配方组成】玄参30g,麦冬(连心)、细生地黄各25g,大
黄9g,芒硝5g
【作用与功效】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适应证】阳明温病,热结阴亏,大便秘结,口干唇燥,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董氏临证心得】本方是滋阴泻热,增水行舟之剂.温病热结,津液亏耗,燥屎不行,下之又不通,此是无水舟停.
所以用增液汤(玄参、生地黄、麦冬),壮水滋阴.硝黄攻下,以便舟行.阴虚液枯,燥屎不行,下之徒伤其阴,润之又有恋邪之弊.增水行舟之法,以使燥屎顺流而下.硝黄配增液汤,下之而不伤其阴,增液汤伍硝黄,润之而无恋邪之弊.
【解读赏析】本方是吴瑭《温病条辨》之方.它能治疗阳明温热之邪凝结胃肠,燥屎不下,阴液匮竭,正虚邪实,邪无出路的病证.由玄参、麦冬、细生地黄、大黄、芒硝所组成.方中的玄参、麦冬、生地黄叫增液汤,能滋阴增液,润肠通便,又配合芒硝、大黄的软坚泻结、泻热通便,合成增液以扶正、承气以逐邪的作用.
相近的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病腑气实而燥屎已成的病变,必须具有腹部痞满、大便燥坚的证候特点方可使用."大便硬"是小承气汤的主证,而"大便燥"方是大承气汤的主证.两证虽皆有大便不通,但程度而有轻重之分.正如《伤寒论》第215条所说:"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燥屎"与"大便硬"的概念并不相同."大便硬"指的是大便干硬,而犹能成条;"燥屎"指的是大便成球,而不是成条,所以才叫"燥屎五六枚也".它反映了燥热灼津,糟粕凝结,形同羊屎,嵌顿于肠而不得排出体外.此证燥热已深,腑气阻塞,故可五六日,甚至十余日而不大便,以致腹满疼痛,或见绕脐作痛,腹满不减,虽减亦不足道.此证肠实而胃满、腑气受阻,故反不能食,燥热内焚,除伤自身津液而见出、潮热、谵语以外,还要下劫肝肾之阴,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伤阴证候.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凡十九见,所以,它比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的治疗范围宽广.
调胃承气汤及大、小承气汤均以承气命名."承气"即承顺胃气下行而制其过亢的意思.因为腑气不得通顺在于胃肠的燥热内结,而三承气汤均有泻下实热,以使腑气舒顺、胃气得以下行的作用,故以"承气"而命名.
小承气汤在《伤寒论》中凡十八见.它以治疗阳明病大便成硬造成的腹部胀满、谵语、心烦而脉滑数等证为主.小承气汤由大黄(酒洗)、枳实(炙)、厚朴(炙)组成.方中大黄苦寒以泻下阳明燥热之结;厚朴苦退以消腹满,枳实苦寒以泄痞气.两药合用则能导滞下行,有推动大黄的挥下作用.本方的治疗是走而不守,故泻下之力比调胃承气汤为强,但较大承气汤为缓,故取名曰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燥热初结,燥热在胃而肠犹未全实的病变.它的主要证候是大便不通,而又见心烦、躁动不安、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发生谵语等证为特点.调胃承气汤是由大黄(酒洗)甘草(炙)、芒硝组成.方中用大黄苦寒泻热;芒硝咸寒润燥软坚;甘章甘缓和中,使大黄、芒硝的作用缓恋于胃,起到载药于上的作用,又可补养胃气,以扶汗下之虚.徐忠可说:"仲景用此汤凡七见,或因吐下津干,或因烦满气热,总为胃中燥热不和,而非大实满者比,故不欲其速下而去枳朴,欲其恋膈而生津,特加甘草以调和之,故曰调胃."此方有两种服法,亦不可不知.如第29条的调胃承气汤的服法,则是"少少温服之",意在取其调和胃气,而不欲其速下;而第70条的调胃承气汤是"煮取一升,去…顿服",意在既和胃气,而又泻下大便,所以必须"顿服"而力始全.
【董建华增液承气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卫生宝鉴》根据调胃承气汤治疗上焦燥热的特点,于本方加黄连、犀角,以治阳明火热上熏于面的"燎面"证,颇有疗效.余师其说,用以治疗牙痛龈肿、口臭头痛、鼻衄心烦而大便秘结也有效.
推荐阅读
- 董建华导赤承气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宣白承气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小陷胸加枳实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蒿芩清胆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柴胡白虎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葛根、知母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辛凉1号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升降散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犀角地黄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大定风珠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