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孙权为什么偏安一方,没有统一三国心思?
文章插图
孙权怎么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孙权因为年轻,劲头是最足的,三国志就记载了大量他带兵出战的记录 。
1.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 。昭兵不利,权攻城踰月不能下 。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 。未至,权退 。
2.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 。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
3.建安十九年,权征皖城,克之 。又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反自陆口,遂征合肥 。
4.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 。合肥未下,彻军还 。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捍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
……
这样的记录后面还有很多,到了孙权死后,东吴大将诸葛恪就是因为急功近利,最后被权臣斩杀,再到之后,因为东吴国内动荡不安,当然也就没办法北征了 。
那为什么存在感不足呢?因为东吴跟曹魏的主战场就在一个存在感不足的城市啊 。
我们三国有三个地点最为关键:汉中,襄阳,合肥 。
刘备跟曹操角逐的汉中,有斩夏候渊的事情 。襄阳是关羽二哥战斗过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当然很有名,而东吴战斗的地方合肥就差了点,直到今天,也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城市 。但这里,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孙权屡次想拿下合肥 。其作用前面我们也聊了,合肥是南京的门户,是淮南的关卡,要保江东,就必须拿下合肥,但自从合肥修城之后,等于在南京大门外竖了一个挡门板,江东兵总过不去 。
孙权一直没拿下合肥,自然也没办法去统一天下,他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 。
这又牵扯到一个因素,就是孙权是守成之主,非开创之主,他后面不用张昭,很多名将又受猜忌,就是策略上,也有大问题,比如让吕蒙杀了关羽,中了曹营的借刀杀人计,而且从此跟蜀营结下死结,破坏了当初就定下的蜀吴联手打曹操的计划 。
曾经孙权想拿下徐州 。但是,有人说拿下徐州,那里四平八达,战马纵横,能攻不能守,我们能拿下来,但曹操肯定会拼命来夺,非得七八万兵马不可 。这就是吕蒙说的: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 。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 。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
所以,吕蒙定的计其实就不是当初平天下的计,而是据长江而守的守势 。自从孙权听从吕蒙的话后,他夺天下的机会不仅没有了,反而得罪了盟友 。
其实,拿下徐州才是对的,因为要得中原,必得徐州,可以参考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路线 。那什么时候进攻徐州好呢?
就在关羽暴走之时,试想一下,如果东吴帮助关羽拿下襄阳,刘备必定两路出击,那孙权则从东边响应,从合肥徐州方向下手,曹营安有对策?
所以,孙权的哥孙策说得很明白了: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
孙权的能力天花板就是保江东而非争天下 。
其他网友观点对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思考过 。
因为我们大家能够了解三国故事的渠道之中,对吴国的描述太过于稀少,尤其因为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过一句话: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
文章插图
导致很多人都认为孙权是一个只能守不能攻的人,根本没有统一天下的想法 。的确孙权把父兄留下来的基业守护的很好,可以说吴国是魏蜀吴三国里面最后一个灭亡的 。而且孙权败仗吃的比胜仗多,因为他五次亲征合肥全都失败了 。
但是孙权真的没有一统天下的心思吗?我看未必!其父亲孙坚,兄长孙策都是有问鼎中原之心的人,基业交到孙权手中的时候,他始终没有懈怠过 。
孙权接手权力的时候并不大,才刚刚18岁,放到现如今来看也就是一个高中生 。所以孙权当时的地位其实是岌岌可危的,江东各个地方豪强对他并不服气,而此时孙权做了一个很大胆并且很聪明的决定,那就是讨伐山越 。孙权把通过战争所掠夺的利益切割成多份,分发给那些江东的大族 。同时自己补充兵力,培养心腹,可以说是一边喂糖,一边磨刀 。
对于哥哥孙策留下的旧臣,孙权恩威并施,能收回的权力都收回到自己手中,大大强化君权,对权力的极高追求恐怕连孙坚和孙策都不如他 。
文章插图
说到孙坚和孙策,他们的死和江夏太守黄祖脱不了干系,而孙权三征江夏,在争夺荆州之时先把黄祖给灭了,并且屠杀全城,枭其首示众:
一是为了替父兄报仇,捍卫孙家的脸面 。
二是让内部那些不安分的人好好掂量掂量和自己唱反调的下场 。
三是想要把江夏做成桥头堡,兵力辐射荆州大部分地区,那么即便荆州不完全是自己的也能牢牢锁住东吴上游的门户 。
此等一石三鸟的战略部署,孙权的谋略可见一斑 。
孙权在他登基后和蜀国签订了平分魏国的盟文,甚至对平分后的州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后来蜀国邓芝出使吴国,孙权问他天下平分是不是非常的好,邓芝却说:
“大家瓜分天下后,君和君不能并存,臣和臣各尽其忠,蜀国讨伐吴国早晚的事 。”没想到孙权听了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大喜,认为邓芝很诚实,说的很对 。
文章插图
这说明什么?
一是孙权看得很透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二是孙权和邓芝想法一样,平分天下后蜀国攻打吴国,吴国难道就不攻打蜀国了?孙权早就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了,没必要藏着掖着 。
不仅如此,孙权称帝时定都鄂州(后来迁都建业),这可是三国交汇之地,这个时候的孙权可以说是巴不得赶紧和蜀国瓜分了魏国 。为了配合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孙权亲自带兵出征合肥,但是被满宠抵挡了下来,但是孙权并没有放弃接下来在公元232年、公元234年都亲征合肥,甚至逼的曹睿南下过来督战 。
或许孙权在攻取讨伐这方面的确没有孙策有天赋,但是他进取中原一统天下的决心可以说非常坚定 。所以说孙权善守不善攻的确不假,但是孙权绝对一直心怀一统天下的雄心 。
文章插图
话说到这了,我们不如再分析一下孙权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
我们上文中也说了,孙权的确不擅长带兵打仗,尽管御驾亲征多次,其中无功而返居多 。
孙权上了岁数以后疑心太重,对于很多能臣干将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辞退虞翻,逼死陆逊,自己还陷入了储位党争之中,自家庭院产生严重内耗 。
东吴虽然靠着长江得以自保,但是同样长江也限制了他向北发展,西北地势高而东南地势低,孙权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在江淮北部有过立足之地 。
江东士兵只适合水战,骑兵和步兵比其他两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孙权吃了不少败仗都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
最后咱们回到问题,孙权为什么偏安一方,没有统一三国的心思?
其实孙权并不是没有这个心思,只是他想要统一三国,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站在他这边 。再加上自己晚年糊涂的厉害,熬死了刘备,熬死了曹操家三辈,也没有把握住机会 。
文章插图
用一句话说就是,他也想统一啊,可是实力不允许,他有什么办法 。
其他网友观点【三国中孙权为什么偏安一方,没有统一三国心思?】因地理不在重要中心,只有长江天险,守有余而攻不足,加上国小力弱,兵微将寡 。
推荐阅读
- 除了《三国演义》,还有哪部史书记载了桃园结义?
- 一开一关三种颜色灯原理
- 三岁宝宝肠胃不好怎么调理
- 三个月孩子消化不好怎么办
- 三个月小孩消化不好怎么办
- 三国时期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粮食够用吗?粮食不够怎么办?
- 三七粉能和在豆浆里喝吗
- 三星a7手机如何共享流量给别人
-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 三胎生育政策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