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长相不帅,性格不稳重,急功近力,平常人难易发現 。在人推荐下、又有诸葛孔明推荐下才得到刘皇叔重用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其实庞统投靠过曹操,也投靠过孙权,但他最终选择的还是刘备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庞统投靠过曹操

在刘表时代,庞统有正式的职务,他是南郡的功曹 。庞统是襄阳人,襄阳归南郡,庞统年轻时在本郡作官,这是当时一些年轻精英们共同走过的路 。

刘表死后,刘琮投降了曹操,南郡也归了曹操,庞统没有辞职,仍是南郡功曹,从这个意义上说,庞统曾经与本郡一起归附过曹操,这段时间其实也不算短,应该从建安十三年(208年)8月曹操兵临襄阳开始,到建安十五年(209年)初曹仁撤出南郡为止,有一年多时间 。

庞统投靠过孙权

赤壁之战后,周瑜率军攻击曹军占领下的江陵,在此发生长时间激战,由于兵力薄弱,曹操最后将江陵守军撤出,周瑜占领了江陵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江陵是南郡郡治,庞统此时大概就在城内,孙吴攻占江陵后,仍将南郡郡治定在这里,周瑜担任了南郡太守,庞统仍未辞职,担任南郡功曹,继续留任,成为周瑜的手下 。

这段经历只有几个月,因为就在建安十五年(209年),周瑜病逝,庞统以南郡功曹的身份护送周瑜的灵柩去过江东 。

庞统为什么不留在江东?

庞统到了江东,受到众人的欢迎,这倒不是因为他是南郡的功曹,而是江东士人早就听说过凤雏的大名,纷纷与庞统结交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名士顾劭去见庞统,干脆住在庞统那里,二人经常谈论 。顾劭曾经问庞统:“听说您善于知人,那您说说,我和您相比谁更好一些?”

庞统一改之前评论人物时多用“美言”的做法,此时的评论更加客观、直爽,他回答说:“讲到教育、训导社会风俗,辨别人的优点与缺点,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 。”顾劭认为庞统话虽然说得很直接,但也很有道理,于是跟他格外亲近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庞统要回去的时候,众人又齐会于昌门相送,陆绩、顾劭、全琮等江东名士都来送行 。

那么,庞统为什么没有留在江东为孙权效力呢?史书没有说明原因,不过可以推测一下,一方面与诸葛亮后来的想法差不多,庞统大概不愿意在已经人才济济的江东求发展,二来庞统的家乡观念比较重,从之前他一直不愿意辞去南郡功曹一职就可以看出,他更愿意留在家乡 。

庞统为什么选择了刘备?

庞统回到荆州,这时刘备通过“借荆州”拥有了南郡,南郡在两年时间里三次换了主人,作为南郡的功曹,庞统理应回到郡政府上班,但刘备此时大概已任命了新的功曹,于是改任庞统为耒阳县令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庞统没说什么,就去上任了,干得却不怎么样,说明他对这个职务不满意,刘备一生气,把他免了官,庞统也不没有作解释 。

鲁肃在江东听说以后,觉得可惜,专门写信给刘备:“庞士元非百里才也,最少也要让他任治中、别驾这样的职务,才能尽其所能 。”那时候诸葛亮江南负责筹办稂税,不在刘备身边,他也听说了庞统的事,于是也给刘备写信,推荐庞统的大才,这才引起刘备的注意 。

刘备于是改任庞统为荆州治中从事,功曹和治中工作性质差不多,都是人事工作,功曹相当于郡政府人事局局长,治中相当于州政府人事厅厅长,级别和重要性都上去了 。

刘备还单独与庞统进行了交谈,在这次谈话中庞统提出了进取益州的规划 。庞统对说刘备说:“荆州已经残破,东有孙吴,北有曹氏,想以此为鼎足之计,以难实现 。益州国富民强,人口上百万,兵强马壮,可以借以成大事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刘备说:“我与曹操势如水火,他急,我宽;他暴,我仁;他诡,我忠 。只有与曹操不一样,事情才能成功 。所以,夺取益州难免失信义于天下,我不能取 。”

庞统道:“现在是讲究权变谋略的时代,不是固执一面就能成就大事 。兼并弱小,攻取愚昧,这就是春秋五霸的事业 。逆取顺守,推行善政,待大局已定,给原来的主人以优厚的待遇,又何妨于信义呢?如果不取,终落入别人之手 。”

庞统的这番见解与诸葛亮之前在“隆中对”中的看法一样,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听完,进一步坚定了西取益州的信念 。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庞统是带着“计划书”投奔刘备的,好比带着项目找人一块创业,只有刘备能帮助庞统完成自己的理想,这才是庞统最终选择刘备的原因 。

其他网友观点

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投靠刘备,是因为孙权不愿意重用他 。但是,这种观点,从《三国志》的内容去看,显然经不起推敲 。首先,从史书上所记载的内容看,庞统在孙权一系的人望,恐怕也就仅次于张昭、鲁肃之类的人物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三国志》中记载的这段内容:“周瑜去世后,庞统扶送周瑜灵柩到东吴,东吴很多人士都听到过庞统的声名 。当庞统辞别吴主西归荆州时,这些人便齐聚在昌门相送,陆绩、顾劭、全琮都赶来了 。”

我们必须得知道,陆绩、顾劭、全琮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江东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并且后来在孙权称王称帝时,这些人都是做在最前排位置的人物 。换句话说,当时庞统离开江东时,整个江东的头面人物都纷纷出来送行,本身证明,如果庞统愿意留在江东,肯定可以前排就坐的 。

更主要的是,刘备后来重用庞统,是鲁肃极力推荐的结果 。史书上记载,鲁肃曾经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不是一个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的职务,才能让他施展高才 。”也就是说,在鲁肃心中,庞统都是非常牛逼的人物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你们说,这样的庞统,不好好在孙权的地盘内发展,跑到刘备阵营所为何事呢? 关键是,刘备一开始也没有重用庞统,只是让他当了个耒阳县令,既然如此,庞统热脸贴在刘备的冷屁股上又所为何事呢?如果说,庞统相信自己可以用才能可以改变刘备对自己的态度,那为什么庞统就不相信,他也可以用才能改变孙权的态度呢?

当时的庞统,进入刘备一系,想超过诸葛亮地位的可能性,就和他进入孙权一系,想超过鲁肃地位的可能性一样,都不会很大 。更主要的是,从亲近上,刘备一系有糜竺、简雍、关羽、张飞那种元老 。庞统想真正超越他们,可能性似乎也不大 。就如庞统留在江东,想真正超过张昭之类的人,可能性应该不会很大 。

那既然如此,庞统为什么一定到刘备那里发展呢?当时的诸葛亮,已经作为荆州系的代表人物进入了刘备的权力核心,同样作为荆州系的庞统再跑到刘备那里,显然已丧失了先手 。从这层意义上,此时的庞统进入刘备、孙权阵营,出头的机会,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也许有人又会说,刘备是汉室正统,大家自然更愿意追谁他 。但问题是,诸葛亮效忠刘备,诸葛谨效忠孙权,他们好像并无高下之别 。黄权追随刘备,后来因为环境所迫,投降了曹丕,也没有人因此非议他 。当然,诸葛亮效忠刘备,自然是一代名臣,鲁肃、诸葛谨效忠孙权,同样也是一代名臣 。

而且,更让人莫名其妙的是,鲁肃认为庞统有才,竟然不向孙权极力推荐,反而向刘备推荐,这叫什么事呢?按照正常人的做法,鲁肃对庞统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 。那就是力劝孙权重用庞统,如果孙权不能重用庞统,鲁肃就应该希望庞统永远没有机会被别人重用,甚至是希望庞统早点死 。因为,这样有才能的庞统如果受到别人的重用,肯定会成为江东的心腹大患 。

但是呢?鲁肃却反而极力想刘备推荐庞统?这就显得太不合常理 。所以,从史书上所记载的各种细节看,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那就是庞统是一个孙权、刘备两方面都可以接受的中间人物 。因为诸葛亮已彻底溶入刘备一系,所以,诸葛亮虽然有诸葛谨这一层关系,但是诸葛亮也不是孙权一系能接受的中间人物 。因为,这样的诸葛亮,已不可能立足于孙权一系的利益思考问题 。至少,孙权是这样认为的 。

在这种背景下,当孙权和刘备决定结成联盟时,孙权一系就让庞统进入刘备的阵营中,当双方合作的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 。也正因为此,庞统虽然在江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却大老远跑去去投靠刘备 。也正因为此,刘备在鲁肃推荐之前,也不敢轻易重用庞统 。

后来,刘备对庞统越来越器重,一方面是孙刘联盟越来越默契,另一方面也是庞统并没有溶入到孙权的权力核心,而刘备有着枭雄的心胸、手腕,所以刘备相信,只要他善待庞统,就可以让庞统死心塌地的站在自己一边 。从这层意义上,庞统投靠刘备,是刘备、孙权联合下的产物,而因为庞统的存在,刘备、孙权也才能达成很好的默契 。等到庞统战死后,刘备和孙权的关系,也逐步开始出现裂痕 。


庞统为什么会投靠刘备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