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酒制的作用方法、目的、作用与功效
中药炮制的用酒,传统采用黄酒 。黄酒以绍酒为常用,是用糯米、酒药、红麴和水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发酵酒,绍酒含酒精16.阻1%、糖分0.422%(麦芽糖、葡萄糖)、琥珀酸、醋酸以及氨基酸酯类、醛类等,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味醇厚,气芳香 。
目前有的地区亦采用白酒 。白酒是蒸馏酒,两者成分有所不同,有待研究 。
中医认为黄酒性味甘、辛,大热 。主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 。
中药酒制传统认为起到如下的作用: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中药常用的一些苦寒清热
药黄连、黄柏、大黄等经酒制后可缓和其寒性,并借助酒的性能而起引药上行的作用 。临床多用于治上焦,如头、目等部位的病症 。又如大黄生品具有攻积导滞(泻下作用),泻火凉血的作用,而酒制大黄则起到缓和寒下,使药力上行而起泻心火泻肝火等热症 。故有“酒制升提而制寒”之说 。一般眼科常用的清热苫寒药黄芩、黄连、黄柏等多选用酒制品 。
(2)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如中医常用的地黄、山萸肉、女贞子等补益药,经酒制后可缓和其酸涩性,使其味转厚,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 。
(3)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如中医常用的当归、白芍等补血药和乌蛇、蕲蛇等祛风药,经酒制后即能助其活血通络的作用 。
(4)起矫臭作用如胆南星、乌蛇等有腥气动物药,经酒制后可起到矫臭作用 。
中药酒制的一般制作方法
中药酒制可根据药材的不同要求,可采用酒炒制、酒燉制、酒蒸制和煅酒淬等方法制作 。
1.酒炒制(酒炙)酒炒制系将净药材或生片,置容器
内,喷淋定量的黄酒搅拌均匀,闷润2~4小时,使酒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于炒药锅内,用中火(文武火)加热翻炒至表面显微黄火色或色泽加深,取出,摊晾凉制得 。
辅料用量每药材100公斤,用黄酒10~20公斤 。
注意事项①酒炒制前,将药材按大小分类,便于炒时
掌握火候 。②酒炒时力求均匀并需闷润3~4小时,使酒尽量渗入药材组织内部 。白芍拌酒不用铁器,易变暗紫色 。③含油性大的饮片炒制时须勤翻动,防止粘锅而引起焦糊片,出锅时宜快 。④炒制时一般温度掌握在140~150℃C,时间在15~20分钟,以饮片表面显火色为度 。
2.酒燉制酒燉制系将净药材,加入定量黄酒拌和均
匀,闷润3~4小时,使酒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装入燉药镳内,加入剩余黄酒,置水锅中隔水燉至酒吸尽,药材色转暗黑色,取出放凉,晒干制得 。
【中药酒制的作用方法、目的、作用与功效】辅料用量果实类药材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 。
根茎类药材100公斤,用黄酒30公斤 。
注意事项①燉制药前将药材按大小分类,便于掌握燉制时间 。②燉制时间一般在48~72小时,中途不宜停火 。果实类药材燉约8小时 。③燉制时应及时添水,以免干锅 。④燉制后剩余药汁在干燥时逐次加入制品中晒于3.酒蒸制酒蒸制系将净药材,加入定量黄酒漫润或拌和均匀至酒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置蒸笼内,于水锅上蒸至透,取出,稍晾凉,切段或片,晾干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黄酒50公厅 。
4.酒淬制酒煅淬系将净药材,于无烟炉火中,大火加热煅烧至红透,乘热置定量的黄酒淬酥,晾干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 。
5.酒制饼酒制饼系将净药材,置煮药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共煮后,再加入定量黄酒和面粉制成饼,切小块,晒干制得 。
辅料用量每净药材100公斤,用黄酒15公斤,面粉10公斤 。
推荐阅读
- 中药醋制的作用功效与制作方法、步骤流程
- 广东中山古镇有什么地方好玩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浓缩橙汁鸡胸肉怎么做 浓缩橙汁鸡胸肉的制作方法
- 自制黄桃罐头的做法 怎样在家做黄桃罐头
- 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美国等少数国家用英尺,而中国等大部分国家都用米作为测量单位?
- 吃枸杞治痛风有用吗
- 湖北菜中有哪些奇葩菜?有哪些菜是你吃过就毕生难忘的?
- 简短美句摘抄大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