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古代战争军队数字不一定十分精确,有的数字三、九、十表示多的意思,也不一定是具体数字 。有资料表明,由于受通讯、粮草后勤运输保障等条件限制,真正能有效指挥的军队数量有限 。像淝水之战,隋朝三征高句丽之战,胜负已定,部队还在途中,没有到达前线呢 。成吉思汗蒙古军数量好估算,十二万或二十万西征花刺子模 。清朝满族军数量虽没有正经八百说过,好估算可能二十多万 。但是汉族军队数量不好估算,因为汉族人口数量多,敢说二十万、七十万,但是能真正有效指挥有多少呢 。

汉末三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水分很大,像曹操说八十万和孙权会猎东吴,刘备七十万攻打东吴都是水分太大 。官渡之战,曹操军二万,袁操军八万或十万,袁操军中运粮草的就占很大比例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五万到八万,曹军十五万至二十万 。赤壁之战,曹军没有兵分几路现象,而西晋灭东吴,隋朝灭陈朝都是多路大军,由于指挥条件客观限制,基本兵合一处的曹军不会太多 。夷陵之战蜀汉军和东吴军差不多,双方各五万到七万 。军队数量不好掌握,本身就保密,有时候多了公布少,少了公布多,甚至过很长时间再写入历史,也不一定会完全准确 。

其他网友观点

战争是虚虚实实,实的是硬实力,虚的是虚张声势 。

一般一支队伍出征,就是声称大军浩浩荡荡 。曹操赤壁之战号称"83万",其实能战的就只有二丶三十万 。将黄巾军青州俘虏和家属丶后勤运输队都混为一谈了 。

许攸投奔曹操,问其军粮如何,曹操笑说可吃数月 。再三逼问下,才告之实情,军粮吃紧了,曹操说:"兵不厌诈 。"

三国中,十万大军是豪门了,刘备在荆州逃亡时,关羽从荆州借来1万水军已是大部队了 。赤壁之战,刘备的军队就是加起来就几万人马 。东吴倾国之力也就二十几万人马 。而赤壁之战也号称有很大规模了 。

其他网友观点

据史书记载,蜀中人口章武元年90万,蜀国灭亡时94万 。按男丁一半计算,也就45万人左右,去掉老幼病残,青壮年也就30万,三丁抽一,蜀国最多兵力也就10万人 。《三国演义》说刘备起大军60万人,太夸大其词了 。三个青壮年劳动力就有一个当兵,平均10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军人,蜀国老百姓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蜀国建国40余年,人口几乎没有增加,可见蜀中百姓死亡了多少,付出的代价多大 。

其实,东吴也不怎么强大,《晋书》卷14《地理志》:“孙权赤乌五年(242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 。其户523000,男女口240万 。”

曹魏好一些,《通典》卷7《食货·历代盛衰产门·丁中》:“三国鼎立,战争不息 。除平蜀所得,时魏氏唯有户663424,门有443万 。”

很显然,东吴最多也就三四十万军队 。曹魏能好一些,最多也就六七十万军队 。小说里面,动辄起百万之众,“带甲百万”,,明显是夸大其词了 。

【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