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

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命运,也时时处处显露着它“调戏”我们人生的伎俩与能量 。

在《红楼梦》中,丫鬟娇杏(侥幸),便似曹雪芹所作的评论: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

贾雨村在做了官之后,娶了这位一面之缘的丫鬟娇杏,也就是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便定下了这份姻缘 。

一面之缘,生情缘 。

这位丫鬟,原本是乡绅甄士隐家的一位侍女,在甄士隐遭逢不幸,跟随跛脚道人遁入空门之后,娇杏跟随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在甄士隐的岳丈封肃继续做丫头 。

那还是早年甄士隐家道尚未败落之际,在甄家附近有一个葫芦庙,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贾雨村 。

贾雨村没有盘缠赶考,寄居在葫芦庙内,每日卖文作字为生 。

而贾雨村,可是一位自视甚高的年轻人,他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必将成为人中龙凤,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现在就是: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

甄士隐,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乡绅,也认为贾雨村颇有才华,遂资助贾雨村50两银子,这才有了贾雨村日后的中考、为官 。

某日,甄士隐邀请贾雨村来家中做客,恰逢家中另有客人拜访,遂留下贾雨村一人在屋内 。

《红楼梦》中,对贾雨村与娇杏这一面之缘,描写是很是生动,情节大致如下:

正在这时,这位娇杏姑娘就出现了,在贾雨村眼中,娇杏“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 。”

而这丫鬟娇杏“掐了花儿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 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 。”

这 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自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我家并无这样 贫窘亲友 。想他定是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 有意帮助周济他,只是没什么机会 。’”

如此一想,不免又回头一两次 。

雨村见他回头,便以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 。

从此以后,贾雨村便把甄士隐家的这个丫鬟,当成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 。

落难之际的“红颜知己”

要知道,在古代,女孩子是不便单独见到男子的,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某位男子,也要马上避开,又怎能仔细看了好几次呢,还把人家男子的“服饰、身材、面貌、剑眉星目、鼻子脸型”看得一清二楚 。

难怪说,贾雨村会多想了 。

这贾雨村从这女孩子不同寻常的举动,这“多看”的几眼之中,读出了这女孩对自己的情意 。

人们常说:不看辉煌时,谁敬的酒,只看落魄时,剩下的友 。

如果在贾雨村飞黄腾达的时候,这样一位丫鬟,多看他几眼,他也许会不以为然,“势利眼”的人遍天下,那时人们多看自己一眼,看的是自己的身份地位 。

但是此时落魄的他,这样的“多看”,必是这个女孩看到了自己“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的状态,那女孩必是知道我贾雨村是“美玉,是凤凰”,那女孩也必是巨眼英豪、风尘中的知己了 。

命运两济——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

这贾雨村接受了甄士隐给的50两银子,第二日,不作一声,早早地就进京去了 。

在考试中,考了个好成绩,中了进士,进了外班(清朝的制度,会试中进士后,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发外地任官者称外班 。)不久就当了本县的县太爷了 。

这当了新人县令的贾雨村,坐着官轿经过,碰巧那娇杏在门前买线 。

娇杏看到这新人太爷的样子,只觉得“这官儿好面善?倒像在那里见过的 。”也就丢过,不放在心上了 。

到了晚上,县太爷便派人把封家老爷叫了过去,打听清楚后,第二日,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一封密书与 封肃,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 。

《红楼梦》中说:

却说娇杏那丫头便是当年回顾雨村的,因偶然一看便弄出这段奇缘,也是意想不到之事 。

谁知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一子,又半载雨村嫡配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作正室夫人 。

正是: 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 。


《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

文章插图

人生中,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

这贾雨村在自己落魄的时候,甄士隐给了他物质上的“雪中送炭”,而这位娇杏丫鬟,就像在精神世界上为他“雪中送炭”一样 。

人在落魄的时候,其实是挺脆弱的 。

囊中羞涩,居无定所,前途渺茫之际,这时“生的仪容不俗,眉目清秀,亦有积分动人之处”的丫鬟娇杏,那“多看的几眼”,无疑是增加了贾雨村的几分自信,坚定了贾雨村是“美玉,凤凰”的信念,同时也抚慰着寂寞落魄书生的心吧 。

造化弄人,可巧在做了县太爷上任的那天,贾雨村见到了那个曾经放在心上的丫鬟,又得知甄士隐的境况,丫鬟的状况,那就更是水到渠成的“抱得美人归”了 。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其他网友观点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名字与人物的品性、命运相关联,如冯渊乃"逢冤",甄英莲乃"真应怜"等,而那个原是甄家的签过死契的奴才,后来一跃为四品大员的妻子的娇杏,名字也暗示了娇杏的命运:"侥幸"!下面我就说一说娇杏的三次"侥幸″ 。

《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

文章插图

娇杏一"侥幸"也

娇杏原是甄士隐家的丫头,只不过多看了他一眼,想看看主子口中的贾雨村是个什么样子,贾雨村便自作多情,以为娇杏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的知己",是看中了他,便对娇杏念念不忘 。


《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

文章插图

娇杏二“侥幸"也

贾雨村在中了进士、做了高官、衣锦还乡之后,也并没有想着娶娇杏,但是,娇杏就是这么幸运 。她在买丝线时竟再次遇见贾雨村,而贾雨村也在人群中发现了娇杏,当然,此时的贾雨村仍没有想过娶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女孩,毕竟娇杏的身份太低 。而且,贾雨村本身是有妻子的 。但是却纳了娇杏做二房:

……(贾雨村)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甄士隐的岳父),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做二房 。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 。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顶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娇杏三"侥幸"也!
《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

文章插图

娇杏能从丫头一跃成为四品官家二房,已是"侥幸”,可她还有更“侥幸"的,竟然"命运两济",“到贾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贾雨村嫡妻染病去世 。贾雨村便将娇杏扶了正,做了贾雨村的妻子了 。

其他网友观点

文采奕奕的贾雨村,是湖州人氏,也算是诗书仕宦之族 。但他家人口凋零,到最后只剩他一人了 。加上祖上根基耗尽,他贫穷潦倒,生活难以维持 。为了摆脱贫穷重振家业 。他准备进京求取功名 。

一年前,贾雨村来到姑苏城,落脚在葫芦庙,以替人代写书信为生 。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葫芦庙隔壁住着一家乡宦,家主甄士隐 。他看好贾雨村的文采,时常邀请贾雨村来家做客 。一日贾雨村又来到甄士隐家,甄士隐临时有事离开 。贾雨村无聊地翻看诗书,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 。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姹紫嫣红的鲜花中,亭亭玉立一位眉清目秀、仪容不俗的丫鬟 。这丫鬟名叫娇杏,她正在掐着花 。好景加美人似一副动态的画 。贾雨村不觉看呆了 。

这丫鬟掐了花儿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正在看着自己 。她不但不慌忙离开,反而仔细地打量起对方: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方腮 。这丫鬟仔细观赏过贾雨村,这才羞答答地转身回避,但不由得又回头连连看向贾雨村 。

一个妙龄美少女 。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能这样细看再回头连连看,一个盯着自己看的男人吗?分明是彼此看对眼,而依依不舍了吗 。

也难怪贾雨村以为:这女子连连回头看我,心中肯定有意于我,看好我威男的形象,看好我前程似锦……遂狂喜不禁,自谓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 。

这两人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一次相看变成了常相思 。后来贾雨村上京赶考中举,到地方当了官 。再巧遇娇杏,哪能再错过相思妹 。当晚贾雨村跟娇杏就入了洞房 。一次相见再相见就入洞房,终解相思渴 。

【《红楼梦》中,贾雨村衣锦还乡后,为何娶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丫鬟?】这两人,可以说是先有感情基础后结婚的 。肯定比千遍一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稳固幸福 。也难怪不久之后,贾雨村的正妻就死了,娇杏被扶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