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不是饥饿使人长寿,而是限制饮食能够延长寿命,即在没有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摄入,可以增加许多不同生物的健康和寿命,包括酵母、蠕虫、苍蝇和啮齿动物 。目前而言是否能延长人类的寿命没有结论,但是观察限制饮食可以提高几种灵长类动物的寿命如灰鼠狐猴和恒河猴,所以限制饮食延长寿命很有可能适用于人类 。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上图A/B是遵循标准饮食的恒河猴;C/D是被限制卡路里摄入的恒河猴,可以看到的,限制饮食摄入的猴子看起来更年轻,也更强壮 。

在许多动物中,饮食限制的程度与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的延长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一只动物的饮食限制水平越高,它的平均寿命会延长越多 。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上图左边的生存曲线是一个假设的结果——如果饮食限制在人类身上跟老鼠身上一样有效,那么人的预期寿命会是多少;右边为实验室老鼠实验结果 。然而,目前还不知道饮食限制对人类的效果如何 。

目前已经观察的限制饮食到对健康有明显的好处包括可以降低体温、胰岛素抵抗水平和体脂,改善胆固醇和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肌肉萎缩和脑萎缩的几率更小;相反,营养过剩可能增加年龄相关疾病的危险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神经退行性变和癌症 。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关于限制饮食促进长寿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在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中,限制饮食对长寿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开启mir-235分子开关,并且抑制cwn-1/WNT4,促进细胞循环的自噬过程 。此外,饮食限制通过调节p38信号和转录因子ATF-7调控的先天免疫通路来延长寿命,p38和ATF-7免疫在过度活跃时的慢性炎症易导致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加速衰老,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饥饿使人长寿,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吃饭吃七分饱是中国人自古的养生传统,这一传统也被邻国的日本学习走了,我记得那年在名古屋开会,由当地的日本朋友招待在料理店吃饭,当时上的一些小菜清汤还有米饭量都很少 。一些刺身都是一块儿,林林总总的大约上了有十来种,我其实累了一天有点饿了,要是按照以前在深圳的习惯,晚上我一定会大吃一顿,说实话那顿饭我并没吃饱,但和日本同事在聊天也不好意思再点也不好意思再加什么菜了,这样的话呢一会儿就有了饱感,过了大约几天我问在日本的同事,他讲日本人招待客人吃饭的时候,让对方吃得过饱是一种失礼,相对于更好的就餐环境和优雅的吃法才是更重要的 。这一点我还是深受启发,日本是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他们吃的比较清淡,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吃的相对比较少 。刚好也对应着我们现在国内倡导的节约粮食的好处 。另外一点由于很多人吃得过饱,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都是健康的杀手 。所以我们应该养成一个健康的习惯吃饭只吃七分饱 。

其他网友观点

非常有道理 。但需要把握好“饥饿”的度,掌控好“饱食”的量 。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一辈子要吃的食物的量是有定数的,假设人一辈子吃3万千克食物,可以吃一百年,但有人不节制,80年就吃完了,很可能80年就完蛋了 。

长期饱食,如果脂肪摄入过多,血脂可能会高,血脂堆积在哪里,哪里就出问题 。堆积在肝脏,就得脂肪肝;堆积在血管壁,就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高血压、冠心病;堆积在皮肤下,就肥胖 。没落一个好 。

长期饱食,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血糖可能会高,它不转化,就成高血糖、糖尿病 。血糖转化成脂肪,就可能血脂高,然后像上面一样,堆积在哪里,哪里就出问题 。

长期饱食,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就可能加重肾脏的负担,造成蛋白尿,进而肾功能下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

所以,不能饱食终日,饱食终日就会“无所事事”,必须让各个器官和细胞保持三分饥饿状态,这时细胞的活跃性是最好的,对外界的反应是最敏感的,营养效率是最高的 。

但太饥饿了也不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人没有营养,没有能量,细胞就不能正常工作 。俗话说得好,不管什么英雄,一天不吃就变狗熊 。

所以,“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