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渗湿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疡科心得集》)
药物组成:萆薢、薏苡仁各15g , 泽泻、滑石、通草、赤茯苓、牡丹皮各10g , 黄柏6g.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 , 凉血解毒 。治湿热下注 , 壅遏肌肤 , 阻滞脉络所致湿疹 , 臁疮 , 委中毒 , 足发背 , 脚气脚癣 , 下肢丹毒 , 肛周脓肿 。
【萆薢渗湿汤的出处来源】方解:方中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利湿热于下;薏苡仁、赤茯苓健脾渗湿于中;黄柏清热燥湿 , 解气分之热毒;牡丹皮凉血散瘀 , 泻血分之伏火 。诸药具清热利湿 , 凉血解毒之功效 。
药理研究:抗细菌和皮肤真菌 , 解热降温 , 抗炎 , 利尿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镇静 , 镇痛 。其中萆薢抗菌 , 扩张末梢血管 , 降低血压 , 增强胃肠平滑肌运动 , 升高血糖;薏苡仁镇静 , 解热降温 , 兴奋肠管 , 加强肠管蠕动;黄柏抗病原体 , 煎剂能抑制细菌和多种皮肤真菌 , 抗阴道滴虫 。临床应用:本方为清热利湿的常用方剂 。以肌肤瘙痒 , 或红、肿、热
痛 , 糜烂渗液 , 苔黄腻 , 脉滑数为据 。若热毒壅遏之红肿热痛 , 合五神汤、黄连解毒汤加减;湿热下注之肿胀糜烂 , 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虚下陷 , 朝轻暮重 , 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虚湿盛 , 泄泻便溏 , 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血虚风燥 , 瘙痒脱屑 , 合四物汤加减;挟风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荆芥、防风、蝉蜕 。用于急性、亚急性过敏性皮肤炎症 , 肛门直肠周围急性化脓性感染属湿热下注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 , 一日一剂 , 饭前半饿时分3次服 。
本方歌诀:萆薢渗湿苡仁重 , 泽滑通草赤苓同 , 丹皮黄柏共煎熬 , 湿热下注诸症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