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生化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全当归25克,川芎9克,桃仁6克,炮姜2克,炙甘草2克,黄酒、童便各半 。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加黄酒同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方歌】
生化汤方用处大,温经止痛恶露化,
归芎炙草炮干姜,加入桃仁不用怕 。
【功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主治】产后恶露不行 。症见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时多时少,色紫暗,有块,小腹冷痛,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或沉 。
【加减】腹痛明显者,加五灵脂、生蒲黄;腹痛重,阴道出血量多者,加炒蒲黄;有瘀血低热者,去炮姜,加黄柏;腰痛者,加续断、杜仲、桑寄生;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党参、白术、枸杞子;有炎症表现者,加败酱草、蒲公英;少腹冷凉隐痛者,加乌药、小茴香 。
【方论】本方主治产后血虚,寒邪乘虚而人,寒凝血瘀,留阻胞宫,致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故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瘀为主,使新血生,瘀血化而自行,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 。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化瘀,均为臣药 。炮姜人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加人童便者,去其益阳化瘀,并有引败血下行之效;共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合用有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效,使恶露畅行,小腹冷痛亦愈 。
生化汤,其含义为扶正之生化 。生者生新也,化者虽有化瘀陈之意,实则是化生精血 。陆久芝说得对,天曰大生,亦曰大化,生化汤命名的真实含意在此 。《产后编》得其真,故在首篇指出: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故青皮,枳壳,一应耗气破血之剂,汗吐宣下之法,岂宜用于胎产,但却广泛应用生化汤,目的不言而喻 。生化汤重用当归,以当归为君药 。当归既有养血的扶正作用,又有化瘀调宫的作用,据近代药理报道: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抑制成分,主要是挥发性物质,另一种为兴奋成分,易溶于水,亦溶于乙醇,故本药对子宫既有抑制又有兴奋的双相调节作用 。动物实验提示,可能是当归提高全身代谢的结果 。生化汤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了血的新陈代谢作用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生化汤从
血分促进脾胃升降,旺其生化之源 。后天脾胃之所以能生化,主要依赖于升降作用,饮食入胃,胃主受纳,经过胃的蠕动磨化,其津液精微,所谓清的部分,依赖脾气之上升,输于心肺,转化为营卫气血,注入于血脉,营养全身;其水液糟粕,所谓浊的部分,依赖胃之下降,输之于大小肠,转化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脾胃之升降功能虽与气有关,但气与血紧密相联,血有所滞,必及乎气,气之不畅,势必影响脾胃之升降,故生化汤以川芎之升以助升清,当归、桃仁之降以助降浊,炮姜、炙甘草之甘温以益脾胃,生化者实助脾胃后天之生化也,此乃生化汤之真正目的 。但是必须说明,阴血大耗、阴虚火旺、湿热蕴蒸所致者,非本方所宜 。
【医论】生化汤首载于《景岳全书·古方·妇人》,为钱氏世传方,但亦有人认为出自宋代孙用和,有一定理由 。在《傅青主产后编》一书中,该方得到了扩大应用,几乎产后各病,均以此方加减治之,故历代方书认为本方出于《傅青主女科》(更确切地讲,是出于《傅青主产后编》) 。傅氏崇尚扶正,之所以广泛应用生化汤者,不在活血祛瘀,而在于动态中的扶正,正如《成方便读》张秉成所说:“夫产后气血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祛,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又不可不以祛瘀为首务也 。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营,助归、草以生新,佐芎、桃而代旧……《景岳全书》在钱氏生化汤后引会稽钱氏曰:“尝论产症本属血虚阴亡,阳孤气亦俱病,如大补则气血陡生,倘失调则诸邪易袭,四物避芍药之寒,四物保姜、桃之妙,气毋耗散,法兼补虚,食必扶脾,勿专消导,热不可用黄连,恐致宿秽凝滞,寒不可用桂、附,反招新血流崩…” 。可见钱氏之意在于扶正 。因此,要从动态扶正的角度来认识本方 。
生化汤为产后常用方,有些地区民间习惯作为产后必用之
剂,但本方终是化瘀为主,且药性偏温,应以产后受寒而致瘀滞者为合适,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则非本方所宜 。应注意原书于本方后注云:“因寒冷食物,结块痛甚者,加肉桂八分于生化汤内;如血块未消,不可加参、芪,用之则痛不止” 。可作为临证时加减之参考 。
总之,生化汤既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又能促进脾胃运化,扶助气血的双相调节作用,故不仅为产后病证的常用方药,而且已扩用到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多方面疾病,运用得当,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