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说起江西赣州的通天岩,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有没有去过,地处于赣州章贡区北郊6.8公里的地方 。通天岩石窟是我国历史上唐朝时期开凿的,在宋代兴盛,到目前为止保留了唐朝至宋朝的石龛造像359尊,宋朝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1、翠微岩

翠微岩在通天岩的西侧,相距仅十数米,相传为宋代隐士阳孝本隐居之所 。悬岩上及洞壑内,布满了摩崖题刻和龛像 。除一躯弥勒造像外,其余皆为汪雕罗汉群像和高浮雕单体罗汉像,共计八十二躯,宋氏题刻19品 。由翠微岩西行,穿过林荫小道,有石梯180余级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2、忘归岩

忘归岩俗称东岩,又名太和山,因巨石横空,形若踞狮,又名狮岩 。在此岩洞前后的峭壁上,镌刻有摩崖龛象七躯,摩崖题刻50品 。题刻中,最为著名的是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王阳明题诗:“清山随地佳,岂心故园好 。他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闵,洞云秋未扫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3、摩崖造像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通天岩风景区现存的摩崖造像,可划分为四组,一是位于通天峄与翠微岩相交接处的8尊菩萨造像,8尊造像开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其中两尊观音菩萨造像保存最为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二是位于通天岩山崖部,由五百罗汉拱卫着的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两胁侍的组群造像 。这组造像开凿于北宋中期,规模最大,气势最为恢宏,三是以僧人明鉴为主施造的单龛十八罗汉像,开凿于北宋后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 。四是位于翠微岩,由虔朱氏施造的弥勒佛像等,开凿于南宋初年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通天岩以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著称于世,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248尊,内容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 。这些石刻,现存97品,其中宋代33品,余则为清代以后或佚名者作通天岩风景区有唐宋时期的窟龛315处,共计造像359躯,造像主要分布于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主岩和翠微岩四处,其中,忘归岩正面保存有罗汉像1尊,背面保存有罗汉像6尊,龙虎岩保存有罗汉像3尊,其余造像均分布在通天岩及与其相毗邻的翠微岩 。通天岩之名源于“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古时曾有一位大仙想保住赣州城的好风光,他在蓬莱仙境挑选了两座十分漂亮的仙山,想把这两座山放在储潭西岸和东岸的储山一起锁住水口 。当这位大仙挑山走到通天岩附近时,不料被这里的土地公公发现了,这位土地公公看见如此漂亮的两座仙山,心想何不把它留在本地呢?于是这位土地公公便学公鸡叫 。神仙是不能在白天做事的,因为他们怕被凡人看破,回不了仙界 。这位大仙正挑山行走,忽闻公鸡报晓,以为天就要亮了,便慌忙将两座山撂下就走了,以后,这两座仙山便留在了通天岩 。至今,通天岩景区的忘归岩和礼佛岩,各有一个贯通的山洞,传说就是当年那位大仙挑山时用竹扛串出来的 。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王阳明在赣州任赣南巡抚,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平定过“宸濠之乱” 。阳明先生在忘归岩题刻一首五言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

苏轼落职过虔(即赣州)时,曾多次游览通天岩 。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阳行先、苏东坡、李存3尊刻像,并有东坡真迹 。宋代秘监阳孝本(字行先)及进士李存自熙宁年间辞官从京师还赣后,曾隐居通天岩20年之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