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冠心病临床疗效取决于方证对应

据中国医药报讯  方剂与证候的关系是中医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以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为切入点,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临床试验,发现临床疗效取决于方证对应程度,方证对应的临床疗效可能与方与证的作用靶点有关 。[br]研究者选择了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31例,以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方证对应治疗组(Ⅰ组)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方证不对应治疗组(Ⅱ组)给予生脉Ⅱ号口服液;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32例,以区组随机法分为两组,方证对应治疗组(Ⅲ组)给予生脉Ⅱ号口服液,方证不对应治疗组(Ⅳ组)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 。[br]在对各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时发现,Ⅰ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Ⅳ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组(Ⅰ组十Ⅳ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Ⅰ组,生脉Ⅱ号口服液治疗组(Ⅱ组十Ⅲ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各组证候疗效比较,Ⅰ组疗效明显高干Ⅱ组,Ⅲ组疗效明显高于Ⅳ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说明方证对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方证不对应治疗(P<0.01) 。心电图疗效比较显示,Ⅰ组与Ⅳ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Ⅱ组与Ⅲ组治疗后有1例加重 。硝酸甘油消耗量比较,Ⅰ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也明显减少(P<0.05);Ⅳ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显示,Ⅰ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粘附率治疗前后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治疗前后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4组内皮素(ET)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Ⅰ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t-PA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br]研究人员认为,方证对应治疗不仅能改善临床证候,对客观指标也有改善作用,效果优于方证不对应治疗 。而且临床疗效取决于方证对应程度 。方正对应时,证候疗效与心绞痛疗效优于方证不对应时 。心绞痛疗效活血化瘀组优于益气养阴组,提示病证存在相关性,方证对应是基础 。认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法方药一致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