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复苏全脑血阻断实验获得成功

据新华社信息上海8月4日电(采访人员仇逸)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江基尧教授、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徐蔚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采用16摄氏度以下的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成功治疗6只在常温条件下全脑血流阻断长达10分钟的猴子 。该研究的成功为今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颅脑疑难疾病实施无血手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br]急性严重脑缺血性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脑中风、特重型颅脑伤等,是临床十分常见疾病,是导致人类死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32-35摄氏度亚低温治疗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病人取得良好效果,但仍有较高的死残率 。一方面是由于临床常用的体表降温需要几个小时,丧失了发病后有效治疗时间;另一方面是由于降温程度不够,脑细胞未能得到完全保护 。实验研究发现,脑温下降温度越低,脑细胞保护效果越好 。脑温每降低1摄氏度,脑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氧耗量降低4%左右,当肌体温度从37摄氏度下降至12摄氏度时,脑细胞代谢和耗能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此时脑神经元能在无血无氧条件下较长时间存活,脑缺血导致的脑神经细胞损害病理过程得到有效阻断,从而达到保护和治疗脑神经细胞的效果 。[br]课题组首先在正常温度下,将供应脑的所有血管夹闭,并且将一侧颈动脉和颈静脉与体外循环机相连、组成密闭循环系统,在常温条件下脑血流阻断10分钟后,立即向脑内连续灌注4摄氏度林格氏液,几分钟内脑温迅速降至16摄氏度以下,而体温维持在比较正常温度 。猴脑选择性超低温治疗完成后,开通夹闭的所有供应脑血流的动脉和静脉,恢复正常脑血流,脑的温度逐步恢复至正常,并且逐步苏醒、恢复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采用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治疗的6只猴全部存活、脑功能和行为完全正常,而采用同样技术常温脑灌注的脑缺血猴则全部死亡 。[br]研究还发现如果采用低于18摄氏度的全身超深低温技术,也能使脑温降至18摄氏度以下,但在复温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心肺损害 。为了避免全身超深低温所致的心肺损害,科研人员巧妙地采用选择性脑超深低温技术,在脑温降至16摄氏度以下的同时,全身体温仍维持在33摄氏度以上,这样不但达到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又避免了全身超深低温治疗后复温所造成的心肺损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