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历史来源】唐·孙思邈《秘制大黄清宁丸方》 。
【药物组成】
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炒)黑豆半夏(制)香附(醋制)桑叶桃枝牛乳厚朴(姜制)麦芽陈皮侧柏叶【功能】清热 , 泻火 , 通便 。
【作用功效】用于咽喉肿痛 , 口舌生疮 , 头晕耳鸣 , 目赤牙痛 , 腹中胀满 , 大便秘结 。
【剂型规格】大蜜丸 , 每丸重9克;水丸 , 每100粒重1克 。
【用法用量】口服 , 大蜜丸一次1丸 , 一日1~2次;水丸一次6克 , 一日2次 , 温开水送服 。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年老、体弱者慎用 。
【现代应用】本品为泻热通便、行气燥湿之剂 , 多用于治疗胃肠湿热或上焦火盛 , 或湿热下注所引起的诸症 , 临床应用较广 。如:
便秘:症见便结 , 尿赤 , 面红身热 , 口唇干焦 , 口臭嗳呃 , 或兼有腹胀腹痛 , 头痛头晕 , 食纳减少 , 睡眠不安或兼见肛裂 , 舌红苔黄燥 , 脉滑数 。
咽痛:症见口干乳蛾 , 咽喉肿痛 , 音声嘶哑 , 便结 , 头晕耳鸣 , 舌红苔黄燥 , 脉滑数 , 西医之上呼吸道感染 , 急、慢性咽喉炎 , 扁桃体炎等见以上症状者 。
牙痛:症见牙龈红肿疼痛 , 口臭 , 口唇生疮 , 便干或秘结 , 或兼有发热 , 舌苔黄或黄燥 , 脉数 , 西医之牙周炎、牙龈脓肿、牙槽炎等见以上症状者 。
口疮:症见口舌疼痛 , 疮疡丛生 , 饮食痛甚 , 大便秘结或不畅 , 小便黄少 , 舌红苔黄 , 脉数有力 , 西医之口腔溃疡或维生素缺乏症见以上症状者 。
淋证:症见小便浑浊 , 热涩疼痛 , 小腹坠胀 , 或有身热 , 汗出热不退 , 大便干燥或胸腹痞闷 , 烦热口渴 , 苔黄腻 , 脉沉数 , 西医之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以上症状者 。
黄疸:症见身目发黄 , 口苦咽干 , 腹满痞闷疼痛 , 小便赤黄 , 大便秘结 , 饮食减退 , 或发热口渴 , 舌苔黄腻或黄燥 , 脉弦数 , 西医之急、慢性肝炎 , 胆囊疾病 , 胰腺疾病见以上症状者 。
痢疾:症见腹痛下利 , 里急后重 , 肛门灼热 , 痢下赤白 , 小便短赤 , 或发热口渴 , 舌苔黄腻或黄燥 , 脉濡数或滑数 , 西医之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见以上症状者 。
【清宁丸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基础研究】本品主治饮食积滞 , 大肠实热证 。方中大黄苦寒沉降 , 泻热通便 , 凉血解毒;绿豆、黄芩清热凉血解毒;厚朴、陈皮、香附理气宽中 , 消胀除满;桑叶、车前草清热祛风利水;白术、半夏燥湿健脾祛痰 , 黑豆、麦芽健脾益肾兼消食导滞 。全方配用共奏清热、泻火、通便、消食导滞之功 。
大黄的抗菌作用 , 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对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在试管中均有抑制作用 。抗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 , 其中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好 , 三者抑菌效力之比大致为4:2:1 , 抑菌的有效浓度为1.5~25微克/毫升 。
厚朴煎剂在试管中 , 对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志贺氏及施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 。
【注】《中国基本中成药》载清宁丸有槐枝 , 无桃枝、侧柏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