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长林|为科创人才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二 )


像贺长林、徐超这样活力无限、理想满满的年轻人能齐聚博智林 , 是通过“科创先锋”这个平台 。 据介绍 , “科创先锋”是博智林校园招聘品牌 , 其招聘需求包括不限于算法类、软硬件类、机械电器类、产品与设计类、新型建造类及职能类等等 。 通过招募全球各高校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 博智林旨在对他们进行全方位体系化培养 , 打造一批在机器人领域“热爱科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卓越排头兵 。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建筑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 博智林致力于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 博智林现有核心研发人才逾2500人 , 平均年龄30.7岁 , 团队包含人工智能、数字化、机器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各领域优秀人才 。
导师制培养模式 给年轻人更多指引
“对于新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 , 一个好的职场引路人 , 对我们自身后续的职业生涯有非常大的帮助 。 ”问及在博智林的工作体验 , 徐超不暇思索地回答采访人员 。 他说 , 自己没有预想过这么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大的上升空间 , 但仔细想想 , 这也是必然:“初创的公司会给员工很多机会 , 只是你能不能够抓住的问题 。 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平台了 , 只要深耕做出成绩来 , 自然就会得到回报 。 ”
在博智林 , 年轻人成长的路上 , 都有一位或数位给他们帮助指引的导师 , 导师制的培养机制 , 是让众多博智林年轻人觉得最珍贵的地方 , 徐超如此 , 贺长林、黄萍等也是如此 。
刚入职一年的黄萍 , 负责相关产品传感器的软件开发及测试 。 她认为遇见好的导师是很幸运的事情 。 “我非常敬佩我的导师 , 他不仅技术过硬 , 还极具人格魅力 。 ”黄萍说 ,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 , 很多事不敢做 , 很多问题也不知怎么解决 , 但她的导师都会给予她很多技术上循循善诱的指引——导师不给直接答案 , 而是给出思路 , 让黄萍自己去尝试解决 。 “比如做机器人传感器项目时 , 我就遇到传输速率的问题 , 数据的传输对速率要求非常高 , 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 导师就会给我提供很多方案 , 帮我打开思路、并扩展思路 , 然后逐个尝试 , 在这过程中就把自己的能力渐渐培养起来 。 ”她说 , 导师既包容又负责 , 给予自己时间和空间 , 试错后还教导黄萍怎么复盘得到经验教训:“因为有导师引领 , 我才能越做越好 。 ”
身边都是“大牛” 提供更大的空间与自由
初入职场 , 就有优秀的领路人带领指引 , 宛如大海中的灯塔 。 这些优秀人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营造的良好氛围 , 也被初入博智林的年轻人转化成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 成立三年多时间 , 博智林以综合科研优势和研发资源为“土壤” , 推进多元人才孵化生态 , 为员工提供集研发试验、生产应用于一体的多样化科研交流机会 , 这让年轻的科创先锋们得以更加快速地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