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菌 趣科普
要说起冬眠 , 熊大和熊二可就坐不住了 , 它们作为一种教科书般的冬眠动物 , 属于在冬天不睡觉就不知道干嘛的国家一级保护(废物)动物 。
文章图片
而且与其在外面的冰天雪地里挨冻受饿 , 不如找个温暖舒适的树洞睡他个天荒地老 , 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出来活动 。
这就是熊的生存之道 。
文章图片
所以人类为什么不跟熊学一学 , 要知道在每一个冬天的早上 , 打工人的心中都是这么想的:我就再睡亿下下 , 最多就五分钟!!
文章图片
然后一闭眼 , 一睁眼 , 半小时就过去了...既然这样 , 不如睡一个冬天得了 。
可是冬天哪有这么好睡 , 毕竟有好几个月呢 。
人不如熊
来自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海勒监测了五只黑熊的冬眠情况 , 这项新研究不同于以往的间歇性野外监测 , 他们把五只黑熊安放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郊外的一个偏远山区 , 并给每只熊都打造了一个舒适的木箱作为冬眠的巢穴 。
文章图片
为了记录黑熊的氧气消耗、肌肉运动、温度和心率信息 , 一些必要的心率监测器、新陈代谢监测器等一系列高科技传感器都安排上了 。
万事俱备 , 只差养膘了 。 在正式冬眠前的一个月 , 他们每天好吃好喝地供这几位熊爷储存脂肪 , 终于把它们从一个精瘦的小胖子养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子 。
文章图片
从11月到来年3月份 , 研究人员一共记录了5个月的冬眠时间 。 在这期间 , 黑熊的体温首先出现变化 , 从正常的37~38摄氏度下降到30摄氏度 , 随着温度下降 , 黑熊的新陈代谢速率比正常情况下减少了75% 。
同学们 , 这就非常厉害了 。 因为在土拨鼠和松鼠等小型冬眠哺乳动物中 , 体温至少要下降10摄氏度才能使新陈代谢减缓一半 。
文章图片
因此 , 与那些小型哺乳动物相比 , 熊可以保持相对更高的温度 , 一方面是因为熊储存的大量脂肪能给它们带来热量 , 其次它们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暴露在户外的表面积越大 , 流失的热量也越多) , 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熊可以依靠减缓新陈代谢和大量的脂肪来睡过整个冬天 , 在看的各位人类好好想想自己配吗?
文章图片
人类如果要冬眠 , 当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后 , 虽然产生的废物相对减少了 , 但不代表完全不产生了 , 正常来说 , 我们会通过大小便排出身体废物 , 可冬眠的基本游戏规则是:冬天没过可不准醒!
文章图片
熊就算不进行排泄 , 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
因此体内产生的废物无处可去 , 只能堆积在体内 , 你的肝脏和肾脏表示自己要坏掉了!
文章图片
另外 , 冬眠期间不能进食 , 所以人类也需要大吃大喝来囤积脂肪 , 但要囤够过一个冬天的脂肪 , 至少要增加自身体重三分之一的脂肪量 , 这对吃货来说不算什么 , 可对于不怎么堆积脂肪的人可太难了 。
而且伴随肥胖而来的还有各种健康问题 。 当体重大幅增加时 , 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感知降低 , 进而引发胰岛素水平升高 , 增加的胰岛素又会反过来组织脂肪细胞的分解 , 几个循环下来 , 将会出现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 。
不过 , 这些疾病是近几百年来才被研究发现 , 如果是几万年前乃至几十万年前的原始人 , 他们会冬眠吗?
还别说 , 他们可能真的尝试过 。
原始人可能会冬眠
最近一篇发表在《人类学》上的研究表明 , 西班牙阿塔普尔卡山脉洞穴中的原始人类有冬眠的痕迹 。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通过显微镜及CT扫描观察发现洞穴中的人类普遍都有一个问题:肾脏功能不好 , 原因并非大家所想的那样 , 而是由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 , 这种情况会影响人类钙磷代谢异常 。
文章图片
同时 , 很巧合的是 , 动物冬眠也是依靠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来减缓代谢 , 因此 , 这可能是早期人类进行冬眠的依据之一 。
但至于这项“传统艺能”为什么没有保留下来 , 可能也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吧 , 毕竟睡一觉太伤肾了 。 照这么睡下去人类可能直接睡没了...
文章图片
最后 , 让人类进行冬眠真不是为了让你在冬天多睡一会儿 。 在医学上 , 控制性低温和减缓新陈代谢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 这种人工降温过程与动物冬眠类似 , 只不过需要大量药物支持 , 时间也比较短 。
更长远点来说 , 为了以后的星辰远征 , 如果人类要去到另一个行星乃至恒星系统 , 以现在的科学技术看来 , 载人去火星的旅程大约需要8个月 , 而长时间旅行带来的孤独感或许只有睡觉才能抵御了 。
文章图片
在《星际穿越》中 , 库珀一行人通过“冬眠”来长时间休息
所以 , 打工人们也别幻想自己能冬眠了 , 好好早起搬砖才是正道 , 再说了 , 想冬眠的问问自己现在有房能睡吗...
文章图片
_原题《人类为什么不冬眠?因为我们不配 (ノへ ̄、)》
【动物|人类为什么不冬眠?】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机器人:不止重复性任务 或能成人类朋友
- 细胞器|“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否借鉴
- 马斯克|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SpaceX|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