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人脸识别有易破解隐患 准确定罪存在一定争议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董柳
前段时间 , “男子翻开熟睡的前女友眼皮刷脸转走15万元”的消息冲上热搜 , 引起了人们对人脸识别这一技术安全性的担忧 。
“靠掰眼皮、翻眼皮‘骗’过人脸识别系统是不可能的!”12月27日 ,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光权表示 , 但当前人脸识别系统确实存在“易破解”的安全隐患 , 制作模拟人脸模型以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的黑色产业链已相当“成熟” , 许多软件代码已经开源 , 用身份证照片就可以从技术上模拟张嘴、眨眼等动作 , 仿真效果很高 , 可以骗过许多人脸识别平台 。
作为一种新技术 , 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隐患究竟在哪里?与人脸识别有关的犯罪类型有哪些?从事刑法学研究的周光权接受了羊城晚报专访 。
技术滥用
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相关犯罪层出不穷
羊城晚报:目前 , 利用人脸识别犯罪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周光权:当前 , 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如地铁安检、动车检票等)、小区进出门禁、单位考勤、网上银行及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 。 人脸识别主要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识别 , 以判断图片和视频中人脸对应的个人身份 , 其具体应用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扫描获取识别人的脸部图像信息 , 并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计算获取人脸的面部特征信息 , 与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人脸样本数据库进行比对 , 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 。
人脸识别的大量使用对个人数据保护带来了新挑战 。 人脸识别信息被大数据公司或各种金融平台APP过度收集、随意共享的现象广泛存在;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不少安全漏洞 , 具有“易破解”的很多薄弱环节 , 相关技术及数据被滥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 人脸识别的相关数据、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得 , 会给个人带来各种风险 。
在司法实务中 , 人脸识别技术极易被滥用 , 由此导致非法获取、提供、破解人脸识别数据及关联的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发放及催收贷款等犯罪案件层出不穷 , 有的案件在定性上存在一定争议 。 要全面保护敏感个人信息 , 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作用不可低估 , 但刑法也一定不能缺位 , 尤其是研究涉人脸识别案件的定罪争议问题 , 对统一刑事裁判尺度具有实际价值 。
羊城晚报:定罪争议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光权:突出的表现是 , 个人是否真实同意带来的定罪争议 。 为平衡数据利用和个人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 , 我国法律禁止的仅是违反国家规定 , 未取得个人同意 , 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 并不是只要从事与个人信息相关的业务就涉嫌犯罪 。 也就是说 , 取得特定信息主体同意后 , 对其人脸识别信息进行验证 , 并不属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 也即个人是否知情同意是涉及罪与非罪的重要判断规则 。 但在大数据时代 , 海量的数据收集、多元化的数据利用和复杂的同意条款使得建立在信息主体充分知情基础上的明示同意更加难以实现 。 因此 , 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个人信息的场合 , 控辩双方容易发生的争议点是:被告人是否获得了真实、有效的同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