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工智能向“上”生长,可信AI渐行渐近( 三 )


「两条腿走路」 , 推动可信AI标准化
可信AI的标准化工作要走在落地实践的前头 , 这是业界的另一大共识 。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 , 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 除了政策指导 , 也需要行业自律 。
从国际上来看 , 一方面是用指南及法案的形式对AI的可信度进行规范 , 比如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高级专家组(AI HLEG)发布的《可信人工智能伦理指南草案》和《可信赖人工智能道德准则》 。 今年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也已正式发布 。
另一方面是在标准研制上面进行发力 。 例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在今年6月发布了《关于识别和管理人工智能歧视的标准提案》 , 随后在7月又提出《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 。
相比之下 , 国内的标准化制定遵循了同样的思路 , 包括信通院在内的标准化机构 , 以及像京东这样的企业界代表 , 都在努力推进行业倡议、标准研制 。
2020年7月 , 五部委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论坛上 , 《促进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倡议》正式发布;同时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人工智能治理与可信委员会也宣告成立 。
“我们也希望可以从自身的研究成果出发 , 协助标准的制定;有了标准之后 , 一些研究成果也能更好地被量化 。 比如提供一些量化指标去度量算法的可信赖程度 , 去设定一些阈值作为技术标准 。 ”在何凤翔看来 , 这相当于“先做出一把制定好的尺子 , 再去做测量 。 ”
可信AI未来之路 , 将指向何方?
在可信AI技术实践过程中 , 企业必然扮演中坚力量的角色 , 能够让可信AI更好落地并走得更远 。 尤其在数据筛选、算法优化、模型设计这些环节中 , 要找到隐私泄露、算法偏见、内容审核等问题的最优解 , 都要依靠企业的不断摸索 。
今年8月 , 华控清交承建的光大银行企业级多方安全计算平台上线就是一个企业助力可信AI落地的直观案例 。 这是金融行业首个正式投产的企业级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平台 , 标志着多方安全计算真正打通了「产学研用」最后一环 , 向大规模应用迈上关键台阶 。
据悉多方安全计算能够同时确保输入的隐私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 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 可控可计量」 。 “在无可信第三方的前提下 , 多方安全计算通过数学理论不仅可以保证参与计算的各方成员输入信息不暴露 , 还能够获得准确的运算结果 。 在此基础上 , 可通过计算合约机制控制数据用途用量 , 结合区块链存证有效防止数据滥用 。 在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以及用途用量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 AI在可解释性、公平性等层面的研究及落地将会有更多机会 。 ”华控清交标准负责人、战略总监王云河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