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陪跑、陪玩、陪学……近六成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 二 )
“像陪跑健身,更加具有实用性了 。”陆桃告诉采访人员,陪跑员是朋友以前的健身教练,后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很多学员觉得去健身房不方便,就会找教练陪着在户外跑步健身 。
数据显示,游戏陪玩(37.2%)、陪跑陪健身(34.8%)和陪聊(30.6%)是受访青年体验过比较多的陪伴式服务类型 。其他还有:陪伴学习(26.0%)、陪伴式音频节目(19.0%)和哄睡叫醒(16.4%)等 。
58.4%受访青年建议明确陪伴式服务内容和规范
李可回忆,自己第一次进入语音聊天室时,感觉有些人听起来比自己还小 。李可说,虽然在使用陪伴服务时没遇到什么问题,但还是有顾虑的,“像一些涉及到为异性提供服务的,可能会存在打擦边球的问题 。还有很多是需要花钱来买服务的,如何来保证消费者权益,还缺乏明确的渠道 。比如对服务不满意,只能给它评低分,但很难实际解决问题” 。
“如果与异性在游戏陪玩中认识,那可能会有想往现实关系发展的问题,可能会遇到‘甜蜜陷阱’ 。”大四学生刘芳(化名)感觉,有的人想通过陪伴服务来找男女朋友,这样就容易混淆“虚拟陪伴”和现实情感的界限,“这就需要双方对服务内容达成共识,要更加明确” 。
对于陪伴式服务容易遇到的问题,56.3%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打造完美人设,与实际情况不符,51.4%的受访青年认为是用固定话术和套路应付服务对象,50.8%的受访青年认为是变相敛财,陷入消费陷阱 。其他方面还有:遭遇“甜蜜陷阱”,欺骗感情(49.5%),涉黄等违规行为更隐蔽(37.0%)和服务内容难界定,难以有效维权(29.1%)等 。
“如果说陪聊、哄睡等陪伴服务带有一定随意性的话,像陪跑这样的服务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 陆桃说自己在选择陪跑时,倾向于熟人介绍,这样在资质上相对有保障,“不知道现在类似平台是怎样考察服务提供者资质的,平台能否起到把关作用” 。
“陪伴式服务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但年轻人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而且也比较个性化 。”李可觉得,需要对陪伴式服务的内容、种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划分,“据我了解,提供陪伴式服务的人,大多是以兼职的方式进行,可能有的人就以一种随意的态度来对待 。虽然不是全职,但同样应该有职业规范,对入行门槛有一定的要求” 。
对于陪伴式服务的发展,58.4%的受访青年建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规范,58.2%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违规服务行为的惩处,53.6%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强对服务提供方的监管,53.3%的受访青年希望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准入门槛 。其他建议还有:注重长效的情绪疏导而非短期陪伴(42.2%)、提升隐私信息保护(41.6%)和加强服务个性化设置(23.3%)等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
- 视点·观察|媒体评王冰冰遭人肉:曝光他人隐私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