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张掖“智”造“云端”突围


张掖|张掖“智”造“云端”突围
本文图片


张掖|张掖“智”造“云端”突围
本文图片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的电子产品生产线 。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赵琳

张掖|张掖“智”造“云端”突围
本文图片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概貌 。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将
张掖 , 被誉为“塞上江南” , 农业 , 是其传统底色 。
如今 , 这里更像一座南方城市 , 那些曾一度贴着深圳等南方城市“标签”的智能制造业 , 悄然在地处西北的张掖大地生根发芽……
去年年初 , 第一批“甘肃制造”手机在张掖下线并出口海外 , 曾轰动一时;9月 , 首台“张掖制造”商用智能机器人成功下线 , 填补了张掖乃至全省在智能机器人制造领域的空白;12月 , 甘肃阳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 , 公司在深圳研发的第一批纯国产电脑将在张掖进行量产……
今年2月 , 正当新冠肺炎疫情吃紧的关头 , 我省首条电子测温枪生产线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 , 紧接着 , 首批“张掖制造”智能消毒机器人“入职”甘州区部分医院 , 开始进行病毒消杀工作;10月 , 在兰州举办的甘肃智能制造产供销对接活动上 , 创泽智能机器人闪亮登场 , 成为全省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内循环优质代表企业……
手机、智能机器人、纯国产电脑、电子测温枪 ,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出生地”——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 。 而这个产业园 , 从无到有 , 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
异军突起
12月初 , 从张掖市区中心出发 , 沿着宽阔的城市道路一路向西 , 进入张掖滨河新区 , 一座座崭新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 , 这里正是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 。 两年前 , 这里还只是张掖市城郊的一片荒地 。
采访人员首先来到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展示大厅 , 这座展示厅从去年建成的那一刻起 , 就成了一处忙碌的接待场所 , 供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界人士参观考察、投资洽谈 。
进入大厅 , 一个可爱的“小家伙”迎面而来 , 她叫“丹丹” , 是一款由园区企业创泽智能机器人(甘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机器人 , “丹丹”对于园区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 , 通过和她的对话 , 采访人员首先了解了园区的整体状况——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1500亩 , 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 建设有标准化厂房、科技研发中心、行政办公楼、院士专家楼、职工公寓及其他配套设施 , 主要引进手机、计算机、机器人、监控设备、智能穿戴等智能装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制造类企业 。
项目由甘肃建投甘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管理 , 总投资100亿元 。 2018年开始建设 , 截至目前 , 一期、二期23栋、2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全部建成并交付企业入驻;公寓楼、职工餐厅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 研发中心、专家楼、商业楼主体工程已完工 , 正在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三期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交付企业 , 即将投产 。
在这座大厅里 , 产自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众多高科技产品被集中“浓缩”于此 , 令人耳目一新 。 展台上 , 两部标识为“张掖康”的红外电子测温枪引起了采访人员的注意 。 据工作人员介绍 , 这是由张掖市海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红外电子测温枪告急 , 这家公司仅用了10余天时间 , 就建成全省首条测温枪生产线 , 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
在甘肃阳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区 , 一台从芯片到显示器均为“中国造”的台式电脑尤为引人注目 。 公司总经理马鑫元介绍 ,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基于龙芯等国产处理器的计算机、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 , 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 公司成立以来 , 先后与国内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握核心科技的软硬件生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现已取得数十项自主专利 。 就在不久前 , 他们成为龙芯生态适配服务产业联盟的一员 , 将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适配基地……
此外 , 展厅内的智能安全帽、智能台灯、智能投影广告机、简易式水基型灭火器等产品 , 也让人眼前一亮 。
张掖“智”造
从展示大厅出来 , 身后是已经投产的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 , 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整齐排列 , 橙黄色的建筑外观靓丽而大气 。 走进张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 在一间密闭的无尘车间内 , 工人们正在对刚刚下线的背光源器件进行检测 。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 , 虽然是个小小的电器部件 , 但生产工艺却不简单 。 “这是背光源生产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 。 ”公司生产组组长张红丽告诉采访人员 , 背光源的发光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 , 因此 , 检测之前的清洗、装架、压焊、封装等每一道生产工艺都必须精益求精 。
张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 , 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显示屏生产企业 , 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工业控制类、平板电脑等显示屏 。 公司负责人姚方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自今年8月初投产运行以来 , 已有3条背光源全自动生产线投入运营 , 累计向深圳等地发送数万套背光源产品 。
张红丽说 , 她是张掖本地人 , 今年没有外出工作 , 而是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管理岗位工作 , “在家门口工作 , 也能拿3000多元的工资 , 我挺满意的 。 ”
组装一台冷风机需要多长时间?在产业园内 , 甘肃和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1分20秒 。
一条长80多米的组装生产线上 , 14个工人一字排开 , 每人负责一道组装工序 。 随着生产线履带缓缓向前传送 , 第一位工人将出风口部件安装在冷风机外壳后 , 通过传输履带将其交给负责水箱安装的第二位工人 。 之后 , 依次通过电机组装、扇叶安装、理线、控制面板安装、性能检测、外观检测等一系列程序 , 最后打包下线 。 整个过程 , 用时1分20秒 。
“最快的时候 , 像这样的冷风机组装 , 我们只需45秒就能完成 。 ”甘肃和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小锋说 , 从今年8月开始公司正式投产 , 最多一天能组装冷风机400多台 。 张掖姑娘杨茹红是这条生产线上的外观检测员 。 公司试生产期间 , 她就购买了一台“自己检测过”的冷风机 , 送给父母使用 , “爸妈都说很好用 。 ”
甘肃和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经入驻的28家企业之一 。 公司主要从事家用和商用液晶电视机、商用广告机、会议机、教育机、小家电产品及相关软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据田小锋介绍 , 企业计划投资2亿元 , 建设各类小家电生产线14条 , 满负荷投产运营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左右 , 能解决200多人就业 。  
在这座崭新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内 , 多家企业生产的手机、耳机、SMT贴片等智能设备、元部件远销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张掖海峡元程消防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环保型水系灭火剂生产线实现达标生产;总投资30亿元的中云科技集团张掖智能制造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 一期项目年内即可投产;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张掖市与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成功签约 , 与河南公爵新能源汽车、上海电气集团、国科华路航天科技、龙芯中科等知名企业进行深入对接沟通……两年多时间里 , 张掖正以一步步的踏实行动 , 加快建设产值百亿级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
人才赋能
对于张掖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强市而言 , 要从无到有培育一个新兴智能制造产业 , 难度可想而知 , 产业培育过程中最缺的是什么?答案是人才 。
12月的第一周 ,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专场招聘周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 橙子智能科技、创泽智能机器人、西北大知科技、和显电气、阳创电子、中云科技等园区企业都纷纷亮出丰厚的工资待遇 , 诚意满满 , 招揽人才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企业招聘岗位月工资集中在3000元至1.5万元不等 , 薪资待遇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 招聘对象主要集中为两类 , 一是河西学院、张掖市职教中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应届高校毕业生 , 二是有就业愿望的社会人员 。 河西学院、张掖市职教中心的毕业生被单列出来 , 显示了张掖市对本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 这背后是培育新兴智能制造产业的现实考量 。
“张掖市拥有良好的人才基础和科研实力 , 河西学院是我省河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院校 。 依托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山丹培黎学校建设的培黎职业学院 , 今年秋季已完成首批招生 , 未来将面向甘肃、新疆、东南沿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 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 也将为张掖市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 同时 , 我们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南侧 , 新建了张掖市职教中心 , 成立了培黎职业学院甘州分院 , 引进华为公司教育与技术资源 , 建设华为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张掖生态人才培养基地 , 设立华远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 构建多元办学新机制 , 形成人才培养新格局 。 未来 , 人才资源将是张掖新兴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张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
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西南侧 , 采访人员看到 , 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校已经拔地而起 , 这正是张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 , 这座学校从立项到建设完成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 今年秋天 , 第一批新招录学生已经入学 。
“把学校建在开发区 ,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 , 是张掖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举措 。 我们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投资6.4亿元将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整体搬迁至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 , 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 ”甘州区有关负责同志说 。
据了解 , 张掖市职教中心成立于1996年 , 现有在校学生2950人 , 教职工240名 。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 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 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建校以来 , 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多人 , 培训社会服务技能型人才5万多人次 。
张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占地面积400亩 , 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 , 由教学培训、体育运动、生活服务、水景文化、休闲读书五个功能区组成 , 建有图文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学生公寓、体育馆、餐厅等20幢主要建筑和标准运动场 , 设计教学班120个 , 可容纳6000名学生就读 , 年培训规模2万人次 。
【张掖|张掖“智”造“云端”突围】今年秋季学期 , 张掖市职教中心优化专业设置 , 扩大招生规模 , 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建筑工程施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物联网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音乐、学前教育、幼儿保育、护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17个专业 , 设置27个教学班 , 招生1215名 。
“在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张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 , 既扩大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 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 , 又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办学优势 , 促进学校与园区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 方便学生就近实习实训 , 提升就业能力 , 实现优质就业 , 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 新建成的张掖市职教中心将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 , 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 , 为智能制造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 ”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鹏说 。
“云端”突围
今年7月 , 在第26届兰洽会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 , 张掖市与国内多家知名大型企业签约项目64项 , 总投资197.55亿元 , 中云科技张掖智能电子产品生产项目、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橙子智能电子产品生产项目等多个智能制造项目成功签约 , 为张掖智能制造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 开启了甘肃张掖加快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的新局面 。
近年来 , 张掖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抢抓政策机遇 ,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部署和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 , 坚持把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生态工业经济纵深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 , 坚持谋划先行 , 强化要素保障 , 优化营商环境 , 狠抓招商引资 , 集中力量打造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 , 带动全市新型生态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 助推全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
张掖市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 统筹谋划推进 。 2019年7月 , 张掖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在张掖建设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 同步规划建设张掖大数据产业园 , 着力打造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数据中心、面向西北地区的大数据备份中心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 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提质增效 ,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
目前 , 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 , 在张掖移动公司IDC数据机房建成华为大数据中心过渡机房 , 张掖电信、联通公司完成光缆铺设和网络接入工作 , 已有40多家单位实现数据业务迁移上云 。 规划建设占地1381亩的张掖大数据产业园 , 启动建设占地64.9亩、投资7.3亿元的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 , 数据中心基础工程和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 , 计划明年完成过渡机房搬迁并投入使用 。
同时 , 张掖市统筹推进本地院校与华为公司、东软集团等企业的深度合作 , 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模式 , 河西学院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2个本科专业已获批 。 张掖市与京东集团、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数据等企业达成协议 , 拟在张掖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本企业的区域大数据中心 , 与华为公司合作的一些大数据相关企业也将在大数据产业园落户 。
下一步 , 张掖市将进一步加大与华为公司合作力度 , 不断拓展双方合作领域 , 在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文化旅游数字化开发、信息便民惠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 继续加快推进张掖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 统筹推动张掖华为大学建设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大力引进华为生态圈合作企业、上下游关联项目入园 , 积极招引全国知名高科技企业落地张掖 , 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 , 持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 。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张掖市顺应市场规律 , 全力整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链资源 , 在快速变化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奋力作为 , 谋求智能制造业“云端”突围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 (新甘肃·甘肃日报采访人员 范海瑞 齐兴福)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