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日益增长 ,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 日前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 强调成果应用积淀是本年度获奖项目的特点之一 。 这些获奖项目中 , 不乏一批聚焦环保、卫生、农业等民生领域重要问题的成果 。
本报今起推出科技大奖中的“民生”关键词系列报道 , 展现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背后 , 科研工作者用高精尖科学技术造福人民生活的创新之路 。
1680.6亿元
该项目向全国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种业公司分发资源共计8万余份 , 并通过资源共享育成327个品种 。 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1.9亿亩 , 共获经济效益1680.6亿元 。 推广区域覆盖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稻区 。 其中 , 绥粳18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 。
去年夏天 , 按照国家防总命令 , 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泄洪 , 洪水汹涌奔向蒙洼蓄洪区 。 当时水没到腰 , 蓄洪区内种的荞麦、萝卜都死了 , 稻子还没有抽穗 , 全淹坏了 。 但令人惊讶的是 , 洪水退去之后 , 蒙洼蓄洪区内一批节水抗旱稻旱优73却“浴水重生” , 从近地面处生出新的茎干 , 长势良好 。 考虑到它们被淹没的时间长达数日到十多日 , 且被淹没时温度近30摄氏度 , 根茎易被泡烂 , 当地群众喜出望外地称它们为“稻坚强” 。
“浴水重生”的旱优73 , 正是出生于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 。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发展水稻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如何优化水稻遗传资源 , 形成节约资源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水稻种植体系尤为重要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 , 就为水稻种植开辟了新思路 , 该项目近日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让高产优质与节水抗旱相结合
20世纪中后期 , 我国水稻育种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 稻种资源利用效率低 , 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 , 育种中存在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抗病、高产优质与抗逆性差等矛盾 。
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 ,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水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评价和创新利用 。
项目牵头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罗利军介绍 , 项目目标一是要建立国际一流的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二是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与重要种质的创新;三是进行重要性状的基因发掘与遗传剖析;四是构建基于扩大遗传基础的新品种培育技术 , 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 。
创制高产优质与节水抗旱相结合的新种质是项目最大的难点 。
推荐阅读
- 风险|筛选风险词、用实体类型推断限售商品,阿里安全夺冠知识图谱大赛
- 视点·观察|Speedtest多地实测卫星互联网速度:Starlink表现优异
- 国际|天河超级计算机的新冠药物筛选成果入围国际戈登贝尔奖评选
- 研究院所|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与青岛啤酒120万千升智慧产业园
- 新浪数码|路透社:苹果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 未来高端市场对手可能是荣耀
- 调控|南通大学研发高效筛选平台 助力肿瘤精准诊疗
- 肿瘤病人|南通大学研发高效筛选平台 助力肿瘤精准诊疗
- Tesla|特斯拉扩大自动驾驶软件测试范围:但要筛选用户
- 空间站|载人航天精神:用拼搏担当创造发射“0失误”、回收“10环打靶”优异成绩
- Dale|中低端表现优异,联发科第三季度手机芯片出货量超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