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明奖|聚焦“四个面向”,中青年成上海创新“顶流”

■采访人员 沈湫莎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举行 , 共授奖281项(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获科技功臣奖 , 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
在本年度科技进步奖中 , 产生了两项特等奖 。 至此 , 上海市科技奖特等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已经颁出了12项 。 其中 , 1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3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8项面向经济主战场 , 还有2项同时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从高等级获奖项目来看 , 上海科研力量更加聚焦“四个面向” ,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 , 协同创新效应凸显 。
据市科技奖励中心分析 ,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 , 及时开展科技抗疫成果奖励;二是持续加大对源头创新成果的激励 , 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占比上升;三是获奖项目凸显“四个面向” , 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
两个特等奖有一项出自“抗疫”
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葛均波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 , 创造了多个心脏病领域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 在国际上首创“逆向导丝技术” , 攻克了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他带领团队十多年不辍钻研 , 研制出国内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 , 并于去年获批上市;他发起成立医生创新俱乐部 , 集结全国创新力量 , 为中国医疗注入更多“硬核实力” 。
去年 ,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 , 科技成为战胜疫情的关键利器 。 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奖评选专门设立“新冠疫情防控”评审组 , 申报项目涉及快速诊断、系统防治、应急药物、医疗器械、科学普及等 , 两个特等奖中的一项便出自“抗疫”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由上海交大联合腾讯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面向复杂场景的人物视觉理解技术及应用”提出了面向人物的图像视频结构化分析创新理论方法 , 构建了跨时空多模态的全流程人物特征理解技术体系 。 研究团队获发明专利授权165项、软件著作权15项、国际国内标准9项 , 系列技术18次刷新世界纪录 。 截至去年底 , 他们研发的国内首个健康码已累计“亮码”超过200亿人次 , 覆盖10亿人口 。
另一项特等奖是由上港集团联合同济、上海交大、振华重工、中交三航院等单位完成的“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该项目通过在生产管控系统、工程设计、智能装备等方面的研究 , 建成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码头 , 劳动生产率是传统码头的213% , 码头作业实现零排放 。 项目成果已在14个国内外码头中应用 , 体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