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杨泥娃编辑|斯问
来源: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
不久前 , 王兴在饭否分享了自己对“靴子落地”的看法 。 这个在财经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词语 , 表达的是某项政策规定或者某个公司的新业务被付诸实践了 。
最近战火正旺的社区团购 , 无疑就是美团的新靴子 。
业务呈八爪鱼形式分布的美团 , 其实脚上穿的“靴子”一直很明确:一个是到店团购、一个是外卖 。 左右脚的配合让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站稳了脚跟 , 并且从低毛利的服务中走出了盈利模型 。
今年以来 , 美团的发力点落在了实物电商 , 押注美团闪购+美团优选 , 实现了同城零售在不同城市的布局 。 无论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文章 , 还是王兴自己在财报中的反复肯定 , 美团在实物电商领域无疑拿出了再造美团的气势 。 也是在这种新想象力的支撑下 , 美团市值一路高涨 , 一度涨超2万亿港元 。

|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文章图片
图3/4
(截止发稿 , 市值达1.7万亿)
11月30日 , 美团公布了2020年Q3季度财报 , 该季度营收354亿元 , 同比增长28.8%;经营利润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4.47亿元增加至本季度的人民币67.24亿元 。
持续盈利的美团 , 显然不能再讲“护城河”的故事了 , 要维持两条腿的高速奔跑 , 还要注入新的动力 。 买菜、团购这些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
外卖推着平台走
这一季度 , 美团的高盈利成了最大亮点 。
本季盈利67亿元 , 远超过市场预估的4.35亿元 。 为什么超出这么多?这其中有58亿元其实是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 。 有分析指出 , 这部分收益主要来自理想汽车股价近期的暴涨 。
理想汽车招股书显示 , 美团旗下Inspired Elite持股14.5% 。 得益于理想汽车的股价大涨 , 也间接催升了美团净利润的暴增 。 但某种程度上说 , 盈利只是“看起来很美” 。 经调整后实际盈利为20.55亿元 , 同比增速5.8% , 低于去年同期的7.1% 。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财报发布当天 , 美团港股尾盘跳水 。
具体来看 , 外卖贡献了7.69亿元的经营利润 , 同比增长132.2%;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贡献了28亿元的经营利润 , 同比增长19.5% 。

|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文章图片
图4/4

外卖业务依旧是拉动大盘的主力 , 是平台最活跃的部分 。 财报显示 , 外卖交易金額同比增长36.0%至1522亿元 。 餐饮外卖的交易笔数也同比增长30.1%至3490万笔 , 每笔餐饮外卖的订单价值同比增长4.5% 。
「电商在线」大致测算了一下 , 本季度餐饮外卖业务交易额1522亿元 , 平均客单价为47元左右 , 略低于上季度50元 。 本季度的佣金收入在182亿元 , 单笔佣金在5元左右 , 抽佣率11.9% , 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
值得注意的是 , 餐饮外卖的变现率在降低 , 由2019年同期的13.9%降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3.6% , 但稍微高于上季度的13.4% 。 也就是说 , 美团还在通过平台补贴等运营方式持续投入来维持增长状态 。
尽管美团外卖早已走出了补贴换增长 , 但今年以来的补贴投入除了为摆脱疫情影响 , 还有来自对手的步步紧逼 。
虽然从市场份额来看 , 美团领先饿了么 , 但阿里对本地生活市场的决心 , 让饿了么从单打独斗迎来了支付宝的流量助攻 , 合力打造生活服务平台 。 双11前 , 饿了么再祭出百亿补贴的牌 , 并与支付宝掀起了本地生活的双11 。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 , 饿了么在10月份的MAU(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越美团外卖 , 这是饿了么近两年以来月活用户首次在App端高于美团外卖 。
当然 , 短期内这还不足以撼动美团的位置 , 美团本季32.8%的增速依然高于饿了么 。 但进入外卖下半场 , 美团想要继续瓜分走市场也没这么简单 , 挖掘并维护好存量空间才是美团外卖的选择 。
在财报中美团有提到:“就到店餐饮业务而言 , 随着我们将更多餐饮外卖商家转化为到店餐饮商家 , 餐饮外卖业务与到店餐饮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在本季度進一步加强” 。
到家商家对美团来说 , 体量不算大 , 却是真正的“现金奶牛” 。 相比外卖业务本季3.7%的经营利润率 , 到店业务利润率达到43.0% 。 但从成长性来看 , 到店业务同比仅增加4.8%至人民币65亿元 。
相较以往酒店业务的快速增加 , 此次在财报中 , 美团特别提到了一些垂直生活场景的表现 。
比如医美、宠物护理的升级类消费的增速在加快 。 美团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的本地生活服务营销活动 , 在本季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也表明 , 在疫情影响下 , 酒旅业务尚未完全恢复 , 而到店需求开始走向更垂直、更精细化的方向 。
美团的买菜决心
“食杂零售业务依旧是我们优先级最高的业务 。 ”
从美团定位为“Food+Platform”开始 , 它的想象力就离不开新业务的布局 , 但作为一个“无边界”的平台 , 很少见到它像现在一样倾全公司之力投入一项新业务 。
不过 , 与其说是新业务 , 倒不如看成美团是把实体电商作为一个新板块 , 把之前的买菜业务和新晋的社区团购重新串联起来 。 分别是:面向一线城市的美团买菜、面向下沉市场的美团优选以及面向商家的美团闪购 。
从财报来看 , 零售组合拳的规模效应开始出现 。 美团闪购的药品、鲜花等品类消费需求增加 , 单季药类订单同比增加超两倍 , 入驻平台的药店近10万家 。 主攻城市的美团买菜 , 这一季度通过增加在北上广深的网点覆盖 , 季度交易使用者和交易量均取得快速增长 。
王兴在财报的电话会议中提到 , 美团闪购在一线城市比低线城市更具市场潜力 , 能更好地利用美团手中的供应商网络 , 更快地将产品送达 。 “这一模型始于第三季度 , 也增长得非常快 , 在一些产品领域有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 , 比如药品等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80% 。 ”
本季可以说是美团进军买菜的标志性节点 。 7月份 , 美团表示成立“优选事业部”进入社区团购赛道 , 由美团高级副总裁、一手把美团酒旅做起来的陈亮负责 。 同时 , 原“小象事业部”更名为“买菜事业部” , 继续发展美团买菜业务 。
在内部 , 美团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在向优选倾斜 。 “优选招人确实特别厉害 , 重视度非常高 , 内部买菜快驴去得非常多 。 ”一位美团内部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
从流量入口来看 , 优选被赋予众望 。 微信九宫格有专门的“美团团购”入口 , 并且在美团App首页放置了优选入口 。
从财务数据可见对新业务的重金投入 。 本季新业务亏损20.3亿元 , 同比扩大68.8% ,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3.7% 。 在具体成本投入方面 , 财报显示 , 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快驴)及美团买菜的增长 , 使已售货品成本增加人民币11亿元;美团闪购及美团买菜增长 , 令其他外包劳动成本增加人民币3.7亿元 。
但相比单车、充电宝这些业务 , 买菜与零售业务的高频且刚需对营收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 财报显示 , 美团的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长43.5%至82亿元 。
在本季财报后电话会议上 , 王兴表示 , 美团优选现在是我们整个业务的优先战略领域 , 而涵盖范围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

|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文章图片
图9/4
(优选布局密度很高)
他也概括了美团在这个业务领域的两个抓手:一是本土的销售团队 , 能非常快速地捕捉到相关意见领袖或相关业务的头部商家;二是美团买菜和做B2B进货的快驴 , 积累了供应链优势 。
实际上 , 这两个抓手也是美团在经历了新零售的失败之后 , 而沉淀下来的核心 。 2018年 , 美团曾以线下店模式的小象生鲜进入生鲜电商赛道 , 但2019年Q1的财报就指出 , 小象生鲜回报率低于预期 , 做出了关闭低线城市的决定 , 并发力美团买菜 。 虽然美团买菜的模式更加轻量化 , 但依然要面对前置仓高成本问题 , 所以如何走出一线城市是个问题 。
与此同时 , 去年8月 , 美团还尝试在美团闪购业务下面孵化了“菜大全” , 基于周边菜场做生鲜配送 , 但一年过去了 , “菜大全”基本没了声响 。
其实从之前美团布局生鲜的逻辑来看 , 更多是试验中前进 , 随时调整路线 。
但这一次目标很明确 , 王兴在电话会中表示 , 优选的目标是年底前布局一千个城市 。 但根据Tech星球之前的报道 , 在10月底的时候 , 美团优选仅仅攻下不足百城 。
相比推外卖和到店服务 , 社区团购的扩张不单是靠地推能力就能解决的 。 「电商在线」曾就社区团购做过断言:始于团长 , 终于供应链 。 相比商家服务 , 生鲜的配送链路更长 , 所需的履约效率更高 , 以前美团可以靠地推军来掌握商家资源 , 但社区团购更需要掌握供应链资源和配送效率 。
美团应该是看到了社区团购的核心痛点 , 在财报中表示 , 美团买菜、快驴进货等业务将发挥协同价值 , 未来将继续加大在仓储、供应链以及社区团长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 王兴自己也在电话会上表示:“将把优选打造成一个更加开放的业务 , 与更多行业上下游的本地商家共同发展 。 ”
2万亿市值保卫战
从2019年2季度开始 , 美团走上了盈利的道路 , 除了今年1季度在疫情影响下的单季度亏损 , 美团以外卖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平台在变现效率上被验证有效 。
可以说 , 持续盈利的状态也给了美团继续扩张新业务的底气 , 也拉动了资本对美团持续不断的投入 。
上市2年多 , 美团股价涨了3倍多 , 今年年内累计上涨超过225% , 股价从不足100港元涨至300港元之上 。 其市值 , 在中国上市科技股中仅次于阿里和腾讯 。
一位长期关注美港股的投资人士对「电商在线」表示 , 资本对科技股的投资策略明显在改变 , 追求用户增长要重于让业务扭亏为盈 。 拼多多和哔哩哔哩的股价表现 , 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
这个策略转变明显不利美团 , 在活跃用户数上 , 本季为4.7亿 , 增速9.4% , 而去年同期的增速为14% 。 对于美团这样一个流量平台 , 现在就迈入“瓶颈期”显然为时过早 。
因此 , 和所有互联网巨头的出发点一致 , 作为高频且刚需入口的生鲜业务 , 是美团不能错过的流量入口 。 并且从餐饮外卖到生鲜零售是服务上的顺延 , 这些数字转化为生鲜零售用户 , 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团买菜、美团优选以及闪购带来直接转化 。
与此同时 , 美团的股价已是高处不胜寒 , 每次业绩均不容有失 , 在核心业务点上更是容不得差错 。 这在外卖业务上表现十分明显 , 一方面是反垄断条例成了达摩克里斯之剑 , 杜绝商家“二选一”以及大数据杀熟 , 美团首当其冲受挫 , 股价一天之内跌近10%;另一方面 , 抽佣问题如抽丝剥茧 , 成了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双刃剑 , 想在抽佣上扩大盈利基本不太可能 。
这种局面下 , 与其在核心业务上步步为营 , 美团更需要扩大新的想象力 , 在新业务上继续下重注 , 才是“无边界”平台继续维持增长的关键点 。
其实不断扩充边界的背后 , 还有一个KPI的指引 , 美团的目标很明确:2025年 , 其主APP要达到每天1亿订单 , 瞄准每单1块钱的经营利润 。
如果按照本季度的数据来看 , 外卖成交笔数32.1亿 , 相当于每天3550万的订单量 , 这离核心KPI还有着很大距离 。 所以继续增加高频业务 , 外加深入下沉市场 , 才是解决KPI焦虑的最优解 。
王兴自己在电话会中梳理了三块买菜业务 , 其中美团优选主要是侧重于产品的性价比和价格敏感度 , 通过这一商业模式 , 将实现隔天到货 , 这能够帮助平台更好地针对一些欠发达地区 。
“做好全年无休的准备”、“新领地”、“核心业务”……相似的标签也出现在拼多多、阿里、滴滴的身上 。 疫情之后 , 几乎有一定用户基础的互联网平台都在或多或少进入社区团购领域 , 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
实际上 , 从入局时间来看 , 美团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 , 从扩张速度看 , 美团并不算快 。 优势面上 , 几乎各有所长 , 拼多多的社交以及赖以起家的农产品生鲜品类上的优势、滴滴的地推能力、阿里的生态合力以及供应链优势……

|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
文章图片
图11/4
(图片来自深网)
不过 , 本季实际盈利20亿与新业务投入20亿基本持平 , 接下来势必还将面临更大的成本投入 , 那么核心端还能跑多快 , 也关系着新业务的底盘是否够稳 , 顾此失彼 , 自然不是美团想看到的局面 。
走过千团大战与外卖大战的美团是商战老兵了 , 这只新靴子何时走出成绩 , 可能还要再加点劲 。
【|美团需要新靴子:买菜、团购新业务就被赋予了新的期待】(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