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黄益平: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

11月18日 , 以“金融科技 , 点亮未来”为主题的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 本次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 , 围绕金融科技在技术研发、业态应用、创新监管等多个层面 , 立足三大国家战略试点——“央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试验区”、“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同期汇聚北京的优势 , 邀请金融行业顶级智库、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赴北京 , 深入探讨金融科技如何赋能整个金融行业 , 点亮未来 。
在论坛上 ,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发表了主题为《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的演讲 。 黄益平探讨了疫情下数字技术改变了哪些传统上的经济行为 , 他表示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器 , 同时他认为数字技术产生的大数据能够对电子经济和大数据风险评估造成积极的影响 , 以及可能造成第三次经济全球化 。

疫情|黄益平: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
文章图片

演讲原文如下:
我是北京大学的黄益平 , 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2020金融发展高峰论坛 。
我今天从《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这个角度 , 分享一下我怎么看在我们数字技术改变经济、改变金融的同时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 我准备给大家介绍数字技术 , 尤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新的变化 。 现如今数字技术给我们很多经济活动已经产生很多具体影响 , 一定意义上可能改变过去对经济的理解 。
举个例子 , “边际报酬递减”就是指规模越大边际回报越低 , 有最佳规模问题 。 到数字时代、大规模平台时 , 有长尾效益 , 可能没有该最终边际报酬递减问题 。 长尾效益的基本含义就是平台建立起来以后 , 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服务 , 边际报酬就将基本为零 。 过去很多个性化服务变得比较难 , 如果做的话成本比较高 。 但现在用人工智能、用大数据的方法 , 可能改变过去做不了的事情 。 数字技术确实是在很多方面会改变我们经济的效率、经济的体验、经济的成本、经济的速度 , 在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
对于宏观经济来说 ,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体验到、有没有想到“数字技术对我们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个问题 。
在疫情期间 , 数字技术对我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我把它称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 。 疫情来临时最好的应对疫情的办法是隔离和封城 , 隔离和封城意味着很多线下活动停顿下来 。 因为有线上技术 , 很多线上活动非常活跃 。 例如我个人今年上半年一直在香港 , 因为有了数字技术所以疫情并没有影响我教的两堂课 。
疫情期间餐饮业受到重创 , 一封城很多收入没有了 , 线下减少70% , 线上据说也减少了接近40% 。 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 , 证明数字技术带动的数字经济 , 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 没有线上这一块 , 我们的经济活动的下降会变得更加激烈 。 这是第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我观察到的一个很重要的 , 数字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重要的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的案例 。
当然宏观经济稳定器也体现在另外一方面 , 这跟线上讲课、网购或外卖有关 , 这就是在疫情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研究和发展的“大科技信贷”话题 。 所谓的大科技信贷就是大科技公司利用大科技平台和大数据 , 给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 。 今年5月份IMF总裁邀请我们中心 , 一起举办双边线上研讨会 , 主题是中国三家新兴互联网银行是如何在疫情期间持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业务的发展 , 在国际上都得到了关注 。
原因就在于 , 疫情一来 , 线下的活动受到冲击这是全世界的问题 , 很多银行就没有办法再持续线下运行 。 我们看到今年很多线下银行也开始在线上放宽业务范围 , 最突出的是这几家新型的互联网银行它们持续提供融资 , 这也体现了一个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 没有这个“稳定器” , 我们的经济就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
但是大科技信贷是怎么做的?我今天主要不是介绍业务模式 , 简单说两块:一块是大科技平台 , 像微信、淘宝 ,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融资、信贷服务 , 原因在于可以发挥三个功能 。
第一个功能是长尾效应获客 。 大科技平台可以在疫情期间大规模获客 , 平台建立起来以后 , 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 这样像我们现在看到的 , 我们微信支付有8亿用户 , 支付宝有12亿用户 , 客户已经在你的平台上了 , 解决了很多商业银行线下获客的难题 。
第二个功能就是所有的用户在平台上运行就会留下数字足迹 , 数字足迹就会构成大数据 。
第三个实际上所有的用户 , 如果都是在它的平台上 , 或者在它的生态系统里 , 它还可以帮助做还款的管理 。 所以大科技平台是我们大科技信贷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
另一方面 , 数字技术支撑了大数据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 平台利用大数据来给我们对一些没有财务数据、没有抵押资产的中小微企业做信用风险评估提供贷款 。 实际上这是这些大平台为什么能够持续下去 , 能够对很多传统银行很难准入的客户提供融资准入的很重要的方面 , 这也是宏观经济稳定器的重要表现 。
大数据信用风险评估引发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就是大科技信贷最终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宏观经济的稳定 , 这是我们和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一起做的一个研究 。 研究的问题就是 , 假如我们将来都是用大科技信贷 ,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 假如我们将来信用贷款变得越来越多 , 而不是现在很多中小微企业都是用抵押资产做贷款 , 对宏观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
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前面的前提 , 大家都知道 , 就是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经提出金融加速器的理论 。 因为很多信贷都是用抵押资产做的 , 如果房价下跌信贷收缩 , 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导致房价的下跌 , 最后会引发整个经济金融体系进一步的不稳定 。
所以往往我们看到房价下降10% , 最后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 。 可见金融加速器理论是一个金融不稳定体系 。 我们根据这样的理论 , 对我们的贷款做了一组弹性系数的估计 。
在案例画面中 , 左边系数是大科技信贷对房价弹性系数测算 , 0.005 , 但是不显著 , 意味着没有金融加速器 。 但对传统商业银行抵押贷款 , 弹性系数是0.06 。 也就是说如果房价下降10% , 房价收缩6% 。 这是很明显的 。 对宏观经济影响可能取消金融加速器的机制 , 取消金融加速器的机制意味着数据替代抵押品 , 可能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
第三点可能的影响 , 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发现的 。 他画一张图给我看 , 红色是PPI生产价格指数 , 蓝色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 在2013年前后有一个结构性差异 , 前面看到PPI、CPI几乎同幅度震荡 , 到2013年以后CPI相对稳定 , 但PPI仍然非常动荡 。 为什么CPI出现结构性动荡 , 但PPI没有发生改变?CPI改变也是和国际清算银行做的一个研究 , 简单解释 , 实际上因为这些数字经济 , 尤其是电商经济把全国的市场都给统一起来了 。 原来中国的市场是统一的 , 其实各个地区分割还是存在的 。 原来发生一个冲击 , 相对来说传导到全国比较慢 , 但是到了全国一个电商市场形成以后 , 买一个牛奶产品 ,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跟线上的价格做对比 , 这个时候全球的市场一下子统一了 。
我有一次开车时看到瓜子二手车的一个广告 , 特别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 他说想要哪儿的车 , 我们就帮你到哪儿去买 。 经济学里套利就是这样 , 最后因为这样一些机制存在 , 使得全球价格一下变得更加稳定了 。 当然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 比如新的公司的引入导致一些不公平等等 。
现在在全球危机以后我们可能处于逆全球化时代 , 第一波全球化是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的引入 , 使得我们生产效率提高 , 规模效率成为可能 , 而交通成本大大降低 。 那时第一波的全球化实际是技术推动 , 但仍然是以货物贸易作为主要的载体 。 我们今天在说的全球化其实是第二波的全球化 , 是在美国摆脱了金本位以后 , 全球货币变得更灵活的背景下 。 经济学上有一个三元悖论 , 就是如果忘记固定汇率 , 跨境资本流动就非常可以活跃 。 现在全球化从1971年尼克松美元黄金脱钩 , 开始拖动了跨境资本的流动 。 第二波的全球化当然有很多货物贸易 , 其实跨境资本流动才是主要的载体 。
展望未来 , 如果全球新技术全部连在一起 , 将来可能因数据的连接导致第三波的全球化 。 我不知道何时发生 , 提前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
本文根据演讲速记整理 , 未经嘉宾复核 。
【疫情|黄益平:数字技术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