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探测的火种:首辆火星车祝融号
火星迎来了中国访客!
2021年5月22日 , 第一辆从中国始发的火星车祝融号安全到达火星表面 , 开始巡视探测 。
星际探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从1960年苏联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至今 , 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数十个无人探测器 , 但成功着陆者寥寥 。
是因为火箭运输跟不上吗?不是!是因为火星表面的环境太恶劣:大气稀薄 , 昼夜温差极大 , 白天温度可达27℃以上 , 夜间温度能到零下133℃ , 不可预估的沙尘天气更是成了阻碍火星车生存及完成巡视探测的主要困难 。 苏联“火星3号”着陆后毁于火星的沙尘暴;美国“机遇号”因为太阳能电池被沙尘覆盖而严重受损 。
本文图片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模拟图像(5月22日摄) 。
现在 , 祝融号的一项重要任务 , 就是研究火星天气 。 科学家们因此将巡视器的着陆区选在火星北部的乌托邦平原 , 这里 , 沙尘暴频发!
奔着沙尘暴去?这能行吗?
“咱技术硬 , 不怕!”我国首辆火星车总体主任设计师陈百超说 , 祝融号使用四片蝴蝶状砷化镓构成的太阳能面板 , 面板表面有一层特殊的防尘涂层 , 可以提高抗灰尘能力 。 如果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 , 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翅膀的轻微振动抖落灰尘 。
除了沙尘暴 , 火星表面也不是一片坦途 。
遍布的尖锐砂石会轻易破坏火星车的动力系统 。 美国“勇气号”陷入沙坑 , 导致轮子出现故障 , 无法转动 , 一直被困到任务结束 。
本文图片
5月22日 ,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 “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后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右二)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左二)等专家在一起交流 。
怎么办?“它的机身被设计成了可升降的主动悬架结构 , 能够自由转向 , 六个轮子均独立驱动 。 ”陈百超说 , 在极端地形中 , 祝融号还能重新设计轮子驱动方案 , 实现“蠕动”“蟹行”和“踮脚”等复杂操作 , 就像一辆六驱越野车 。
祝融号火星车设计寿命是90个火星日 。 截至8月15日 , 它已完成既定探测任务 , 共获取约10GB原始科学数据 。
这里面都有啥?
本文图片
推荐阅读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行星|天文学家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组星际行星
- SpaceX|因美监管机构环评影响 SpaceX明年初难发射星际飞船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探测|热控盔甲“定制外衣” 助力太空探测硕果连结
- 探测|六大科学突破闪亮2021
- 实验舱|国家航天局:探月四期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下一步是探索小行星
- 行星|系外行星磁场首次直接探测到
- 恒星|韦伯之后 太空将迎来这些探测神器
- 罗马|韦伯之后 太空将迎来这些探测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