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种粮食 , 种粮食……过去 , 粮食必须在土地里种植 。 但某些科幻作品里 , 粮食则是通过工厂里的机器加工而成 , 甚至有人认为未来的人类可以以空气为食 。 如今 , 这个幻想逐渐变成现实 。
什么是人工合成淀粉淀粉的重要性似乎不言而喻 ,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淀粉:刷牙、喝牛奶、穿衣服……它是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 , 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 , 提供全球超过80%的卡路里 。 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组分和工业原料 。 如果生产了近20亿吨谷物粮食 , 其中约12亿-14亿吨是淀粉 。
本文图片
一般而言 , 淀粉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合成 。 但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淀粉的过程存在能量利用效率低、生长周期长的特点 。 例如玉米等常见农作物在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的过程中 , 涉及60多步的代谢反应和复杂的生理调控 。 在这个过程中 , 太阳能的理论利用效率不超过2% 。 并且 , 农作物的种植通常需要数月的周期 , 期间还需要大量的土地、淡水、肥料等资源 。
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思考:如果不依靠植物 , 不去种地 , 是否也可以获得淀粉?如果粮食由土地种植转向工厂制造 , 人类不需要靠天吃饭 , 粮食危机还会存在吗?如果人类可以将二氧化碳能“变成”淀粉 , 那么全球变暖的危机会消失吗?
科研人员一直希望改进光合作用这一生命过程 , 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和光能的利用效率 , 最终提升淀粉的生产效率 。
但实现这一目标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人工合成淀粉涉及合成生物学 , 被公认为是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 。 模拟自然作物光合作用 , 重新设计生命合成代谢过程 , 设计人工生物系统 , 不依赖植物种植进行淀粉制造 , 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 特别是科学问题复杂、技术路线不清、瓶颈问题难测 。 这就需要人们在科学研究上大胆实践、勇闯“无人区” 。
2015 年 , 国际纳米材料科学家杨培东构建出了一套“人工光合作用”系统 , 通过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系统 , 模拟自然界的光合作用 ,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碳水化合物 。 2018 年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起了名为“二氧化碳转化挑战赛”的“百年挑战计划” , 希望能将火星上最充足的资源——二氧化碳 , 转化成葡萄糖等有用的化合物 , 以满足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和生活所需 。 这些研究都为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打下基础 。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