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 一天24小时 , 1小时60分钟 , 一分钟60秒 , 这是再常见不过的认知 。 相信记忆力好的读者应该记得 , 在英国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6月30日晚上23点59分60秒的时候 , 出现了多一秒的现象 。 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媒体的一波刷屏 。
事实上 , 1972年至2015年 , 一共出现了25个闰秒(见下表) , 进入2000年以来 , 有四次出现“闰一秒”现象 。 分别在英国格林尼治时间2012年6月30日 23:59:59 增加一秒 , 记为 23:59:60, 然后才是第二天的 00:00:00。 相对于北京时间 , 也就是7月1日 7:59 增加一秒 , 出现 7:59:60 的特殊现象 , 然后才是 8:00:00。 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出现 7:59:60 闰一秒现象 。 北京时间2015年07月01日再次出现 7:59:60 闰一秒现象 。
那么 , 为什么会出现闰一秒这种情况呢?时间真的可以人为增加吗?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 就要从地球自转开始说起 。
我们知道 ,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 目前其值为23时56分4秒 。 而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转动一周的时间(从正午至正午)称为真太阳日或视太阳日 。 这里要注意的是 , 这与恒星日(旋转360°)的定义是有所区别的 。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成灼曾说:“从远古时代起 , 地球上的人类就以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来计算时间 。 也就是说 , 这是将以太阳为参考点的地球自转周期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判断标准 。 ”
这句话也就表明着 , 一天的长度取决于地球自转周期长度 , 在古代 , 除了古老的日升而作 , 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 古代人还发明了众多的计时工具 。 如桓表(除了计时和观星 , 一般认为还有纳谏、道路标志和乐器等功能 , 其内涵逐渐演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柱——华表)、日晷、漏壶等等 , 还有人力的更夫、钟楼、鼓楼等用于计时 , 直到机械时代 , 钟表才开始出现 。
【地球自转速度|来自地球的生日礼物:每长大一岁,可以多赖床约0.0003秒】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设计|宇瞻发布 NOX 系列 DDR5 电竞内存,速度最高 7200MHz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地球|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Hlse|地球最致命时期也“最臭”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IT|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 数据|全球5G下载速度普遍下降,韩国、中国等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