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 , 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万 。 加强本科教育与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 , 是满足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核心方式 。
在这一强劲的时代需求引导下 , 2018年4月 ,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 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 。 2019年3月 , 全国有35所高校获得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 仅仅过去了两年 , 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300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专业或人工智能学院 。
“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规模化建设之后 , 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如何持续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如何推动AI技术前进?最新的AI技术成果如何与高校科研、教学结合?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产学各界携手解答 。 10月23日 , 全国30余所顶尖高校的40多名院长、专家、教授齐聚成都 , 共同参加了华为云AI院长峰会 , 探索如何加速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成果转化 , 以及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科的新模式 。
【华为|产学互为表里,携手方见大道:华为云AI院长峰会的价值思考】
文章图片
相比于众多产学结合方向的AI峰会 , 这次活动具有很多显著不同 。 比如院长们与华为云的AI专家、企业负责人 , 讨论的不仅仅是基础的产学合作、产学共建 。 而是更多聚焦于最前沿的AI技术和平台如何进入学校中深化发展 , 推动AI人才培养与AI赋能科研应用的全面发展 。 比如盘古大模型、知识计算、AI求解器这些全新技术能力在高校与学术领域的落地应用与合作搭建 。
或许从中可以看出 , AI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已经来到了新的阶段 , 合作正在逐步深化与立体 。 在这次峰会当中 , 我们可以重新理解AI产学合作的一系列全新价值 , 以及各方携手推动AI前进的大道维常 。
高校与产业 ,
携手共建AI的大势所趋
AI是时代机遇 , 也是家国重器 。 从“新基建”体系到数字中国行动 , AI技术与产业都被放在首屈一指的位置上 。 AI专业与AI学院在中国的高速建设 , 足可见国家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极大重视 。
也正因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契机至关重要 , 这一领域应该融会贯通各方力量 , 确保发展效率与发展方向万无一失 。 只有各方统筹兼顾 , 才能形成取长补短 , 互通有无的战略格局 。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高文院士 , 在峰会致辞中重申了中国AI发展的四个长板与四个短板 。
四个长板是中国有非常好的政府政策支持、丰富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大规模的青年人才群体;四个短板包括原创算法有差距、传感器方面较弱、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AI开放开源平台 , 以及高端人才不足 。
推荐阅读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
- Huawei|传华为将携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建晶圆厂 已与台积电供应链接洽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
- 手机|华为 Mate X2 素皮典藏版今日开售:19699 元,搭载麒麟 9000 5G
- 华为|华为正研究电动车充电设施,充7分钟电量可由2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