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动画做得再好动画公司也未必赚钱!这就是业界“日常药丸”的原因


原因|动画做得再好动画公司也未必赚钱!这就是业界“日常药丸”的原因
文章插图

最近有小伙伴发私信问我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关于“日本动画业界药丸”的问题,他说这种言论这么常见,难道只是因为庵野秀明的那个预测?其实这个说来话长,但究其根本,我觉得应该是绕不过,做动画赚不赚钱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画动画,制作动画的人未必赚钱,真正赚钱的是做企划和投资出钱的人。


原因|动画做得再好动画公司也未必赚钱!这就是业界“日常药丸”的原因
文章插图

日本的动画行业可以做的这么大,毫无疑问是赚钱的,但问题在于,赚钱的主要还是企划和投资的公司,或者说拥有作品知识产权的所有方,并不是动画公司本身,只要动画公司没有参与到投资里的话。
我们都知道,做一部动画需要庞大的资金,日本人想出把蛋糕做大做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制作委员会”,也就是说找多家负责动画制作不同方面的公司,例如音像公司、出版社、游戏公司等不同的企业来分别承担不同的部分,从而降低动画投资的风险,也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一个动画企划中,这样的好处让那些有财力出钱做动画的“大佬”们,多投资几个企划,成功一个就“血赚”的机会大大提升。然而,动画制作公司往往是不参与到制作委员会中的,因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打工仔”一样,即便作品大热也分不到作品大热带来的红利,在这样的模式下,动画作品大热,拿的最少的却可能是最卖力做动画的动画人们。


原因|动画做得再好动画公司也未必赚钱!这就是业界“日常药丸”的原因
文章插图

看到这里,有朋友就会问了。这就好比生产手机,苹果做设计,富士康做代工,最终赚钱的其实是苹果,不是富士康的工人一个道理。这个理解是没错,但却并不能当做生产手机。一是手机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刚需,一定会有低阶的工人参与制造,但动画是第三产业,是娱乐,不是刚需,都不会如同手机借助刚需来支撑,产业的衰败或者倒退的可能性远高于刚需产品。
另外就是,有人会问了,苹果找不了富士康做手机了,可以找第二个富士康,第三个富士康啊,只要严格要求,那么手机的质量一样可以达到高标准。问题就来了,动画可不行,这个行业比想象中更吃天赋和劳动力。厉害的画师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日而成的,厉害的动画导演、剧本,都是如此,尤其是动画导演,往往是从画中割开始,慢慢在制作现场积累经验,学习演出,最终才有机会成为导演级别的人才的,当然也有精修绘画,往作监发展的画师,不过无论怎么说,作画监督、演出、导演,都是需要不断经验积累的,甚至是很吃天赋的,好动画,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动画人才,更是优秀的动画人才,那么问题就很明显了。
如今的动画行业,环境对于培养人才这么不友好,一旦人才出现断层,一个时期的动画质量会迅速下降,这才是那些业界大佬看穿情况,要喊出“业界药丸”的声音的主要原因。

那么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又要问了,让动画制作公司也加入制作委员会,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就和苹果让富士康代工手机一样,就算富士康的老板参股苹果,你觉得富士康的体量能够拿到苹果收入里的大部分吗?而我们观察,参加日本动画的制作委员会的都是些什么公司。
Aniplex,索尼公司旗下的动画版权公司,其名下有《Fate》、《偶像大师》、《刀剑神域》、等超热和大量的动画版权。甚至旗下拥有A-1picture这样的动画制作公司专门为它制作商业动画。
万代,旗下拥有《银魂》、《Love live!》、《机动战士高达》等著名的动画、游戏的版权。甚至旗下拥有日升这样的动画公司为它制作商业动画。
也就是说,制作动画的人脉,资源,取材的渠道,版权,大都在这些为动画制作出大钱的财团手里……其他独立的动画制作公司,何德何能可以获得动画制作委员会的大头?何德何能分到制作费用以外的收入?显而易见,制作动画,你不出最大的一笔资金,你手上没有足够的资源,只是会做动画、画好动画,根本是做不出一个靠谱的商业项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了独立投资制作动画的模式的京都动画,近些年作品的选材和故事本身的走势被很多动漫迷吐槽,说没有《凉宫春日的忧郁》、《轻音少女》、《CLANNAD》的时期来得优秀。原因就是虽然京都动画成为了动画制作的大头,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企划,但因为资源有限,拿不到像《电击文库》这样的角川旗下的商业化作品来改编,而原创企划其实更加考验动画公司的资源,因此京都动画尽管走出了自己的路,有独特的商业模式避开一些劣势,但始终是没法像以前那样做出现象级轰动的作品。
【 原因|动画做得再好动画公司也未必赚钱!这就是业界“日常药丸”的原因】所以,无论是成为制作委员会的老大,还是凑不到制作委员会的分做小弟,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的模式都是比较尴尬的,无法做到内容选材,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完美平衡,有话语权了,作品内容题材受限制,遇到好的作品了,可能又没了话语权。

那看到这里的朋友,又要问了。美国的迪士尼动画,不是大投资大回报的模式吗?把动画全都做成高质量的电影,放弃连载模式卖周边,可行吗?
哥哥,人家迪士尼的体量放这儿,日本的动画就没法学着。迪士尼不是一家动画制作公司,而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员工数量超过20万,比苹果的员工还多……这体量放这里,自己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日本动画行业的这个体量就跟美国的迪士尼没法比,又何来效仿一说?市场的规模不同,走的方式注定了日本只能用连载动画去实现商业回报。
硬要说日本动画人学迪士尼比较成功的,我觉得就是宫崎骏了。而事实上,吉卜力本身就和迪士尼深度合作,但我说了,动画这东西太考验人才了,除非日本可以量产宫崎骏,或者市场规模扩大到一个更大的体量,不然光靠一个宫崎骏,日本也成不了亚洲的迪士尼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