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英】大卫·爱登堡著 , 林华译 ,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1年6月出版 , 264页 , 65.00元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一书的作者大卫·爱登堡 , 不少国人可能不太熟悉 。 相比之下 , 他参与制作的一系列BBC(英国广播公司)自然纪录片(如《蓝色星球》《行星地球》及《冰冻星球》) , 知名度或许更高一些 。 实际上 , 大卫·爱登堡是国宝级名人 , 他不但在2002年BBC组织的一次民调里被评为“一百位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 而且 , 为表彰他对保育大自然的贡献 , 还有不少动植物以他的名字命名 , 比如 , 有一种“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Sir David's long-beaked echidna , 学名:Zaglossus attenboroughi)……以此看来 , 如今已经九十四岁高龄的大卫·爱登堡早已功成名就 。 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是他一生经历的回忆录吗?
一定程度上 , 是的——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里那句“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一样 。 大卫·爱登堡在这本书的结尾里提到 , “我出生在另一个时代” 。 正如书里所写 , “这不是比喻 , 而是不折不扣的实话” 。 大卫·爱登堡出生于1926年5月 , 在地质年代上属于“全新世” 。 而根据一群地质学家在2016年提出的意见 , 由于人类文明对地球(至少是表面)的影响已经如此之大 , 因此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 地球应被称为“人类世” 。 大卫·爱登堡在这本书里提到了过去几十年里亲身经历的拍摄自然纪录片的珍贵细节 。 比如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徒步穿越了当时还在澳大利亚管辖下的新几内亚岛东部(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 当他结束这次探险 , “坐回了我在电视中心的办公桌”后 , 读者仅从他的感受就可以知道 , 这是一次无比艰难的旅程——“几天后 , 我回到了20世纪” 。 又比如 , 为了拍摄现存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的镜头 , 大卫·爱登堡在1978年启程来到了山地大猩猩的聚居区——非洲中部的小国卢旺达 。 在书中 , 他记录下自己与美国传奇生物学家黛安·福西的交往经历 。 爱登堡尚未提到 , 八年之后 , 在1986年元旦前几天 , 利欲熏心的偷猎者用砍刀残忍杀害了这位五十三岁的杰出女性 。
但《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又绝不止一部回忆作品 。 在爱登堡看来 , 欣欣向荣的人类文明其实正向着山顶的悬崖狂奔而去 。 作为一位长寿老人 , 他目睹了人类文明在二十世纪的“大加速”:从1937年到2020年 , 地球上的人口从二十三亿增加到七十八亿 , 与此同时 , 地球大气层含碳量从二百八十百万分比浓度上升到四百一十五百万分比浓度 , 未开发的荒野也从地表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降低到百分之三十五 。 爱登堡当然承认 , “大加速”为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带来了福祉 。 作为“大加速”的一个小小方面 , 通信与媒体技术的进步也成全了爱登堡本人的职业发展 。 然而 , 人类社会“加速”到最后又会是怎么样呢?爱登堡借用微生物学家的试验描述出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前景:起初细菌在密封的营养基里自由自在地繁殖 , 每二十分钟增长一倍 。 随着细菌迅速繁殖到容器所能容纳的极限 , 由于资源耗尽环境恶化 , 细菌的死亡同样也以指数级增长 。 结果 , 菌群如同它快速兴起一样快速崩溃 。
推荐阅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技术|脉冲+推揉 全能按摩手 SKG G7 Pro颈椎按摩器参加科创奖评选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机器|戴森达人学院 | 戴森HP09空气净化暖风扇测评报告
- 支持|神评 | 你涨任你涨,我买算我输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产品|数梦工场通过CMMI V2.0 L5评估,再获全球软件领域最高级别认证加冕
- 地球|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占用地球空间轨道:能容纳数百亿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