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新冠病毒冷链传播与疫情溯源

【病例|新冠病毒冷链传播与疫情溯源】◎冯晔囡 陈 操 卢学新 刘 娜 马会来 许文波
据世界卫生组织周报公布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 , 已波及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 , 累计确诊病例2亿多例 , 死亡病例400多万例 。 截至8月24日 , 全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46亿剂次 , 但日新增平均病例数仍在60万例左右 , 日病亡平均病例数在1万例左右 。 可见 , 新冠病毒传播威力之大、影响面之广 , 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
一、新冠病毒冷链引入的相关背景
1.国际上关于冷链传播新冠疫情的报道
国际上报道了多起与冷链或冷冻食品相关的新冠肺炎疫情 。 2020年4月9日至27日 , 美国19个州115个肉类和家禽加工业的4913名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 2021年7月20日 , 越南采访人员在《Seafood Source》上刊登了一则新闻 , 报道了新加坡发生的一起新冠肺炎暴发聚集性感染事件 , 引发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700多例 , 迫使新加坡最大的海鲜水产批发市场“裕廊渔港”关闭 。
2.新冠病毒在冷链产品上的存活能力
新冠病毒在冷冻产品表面存活力很强 , 持续低温和潮湿的冷链环境为新冠病毒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 研究显示 , 在4℃(冷藏食物)或零下20℃(冷冻食物)的条件下 , 冷链产品中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保持21天不下降 。 即使在21℃—23℃的温度下 , 新冠病毒在纸板表面放置24小时后仍具感染性 。
3.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感染人的可能机制
新冠病毒污染冷链产品后会被固定在表面的冰层中 , 随着货物运输到目的地 。 当这些冷冻货物被相关从业人员接触时 , 含有新冠病毒的冰层转变为水层 , 直接吸附到了被接触物体表面 , 其中包括用来转移货物的运输机器、搬运工人的衣物或体表 , 通过口腔、鼻腔和眼睛黏膜感染病毒 , 造成首发病例感染;并经由“人传人”引发社区聚集性疫情 。
由此可见 , 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可以成为隐匿的病毒来源之一 , 国际快速物流则成为污染了新冠病毒物品的“搬运工” 。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污染冷链食品的国际贸易被重新传入无疫情国家和地区 。
二、由冷链引入导致的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分析
1.我国发生多起冷链引入病毒导致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4月我国本土疫情阻断传播之后 , 各地陆续发生多起本土新冠聚集性疫情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省地市CDC专家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组分子溯源、新冠病毒IgM和IgG血清学动态检测等技术 , 迅速锁定了7起本土聚集性疫情的源头 , 证实是由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冷链从业人员感染引起 , 系统夯实了冷链作为新冠病毒传播载体的科学证据 。 包括:①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溯源 , 病毒来源指向进口冷链产品;②2020年7月辽宁大连疫情溯源 , 锁定了污染进口鳕鱼外包装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是大连凯洋工厂疫情病毒基因组的父代病毒;③2020年9月山东青岛疫情溯源 , 在鳕鱼外包装上发现两例码头工人感染病毒基因组的父代病毒 , 并且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科学家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 这是在国际上首次从进口污染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外包装上分离到了新冠活病毒 , 夯实了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产品通过境外输入引入并造成重点人群感染的证据链(物传人);④2020年11月天津疫情溯源发现新冠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产品引起的两条独立传播链 , 其中一条传播链由海联冷库搬运工接触某国家进口的污染了新冠病毒的猪头引起 , 另一条链为物流装卸工接触另一个国家进口的污染了新冠病毒的冷冻带鱼引起;⑤2020年11月山东青岛再次出现聚集性疫情 , 证实是水产公司从业人员接触污染了新冠病毒的进口冷链产品导致;⑥2020年12月辽宁大连再次出现疫情 , 由码头工人搬运俄罗斯货轮冷链货物导致;⑦引起2021年5月营口—安徽疫情的病毒与2020年6月入境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 , 冷库搬运工在搬运被污染的鳕鱼过程中感染病毒并造成了后续的聚集性疫情 , 提示冷链可以是新冠病毒“静默传播”的载体 , 即病毒在冷库存放数月或数年后仍具感染性 , 导致“老病毒”的再次传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