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如何让水稻更好吸收营养?这项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调节机制

水稻和真菌 , 看似不相干的生物却在自然界实现共生 , 如今中国科学家更是破解了共生机制背后的转录调控网络 , 可能让这一机制帮助水稻更好地吸收营养 。

农业|如何让水稻更好吸收营养?这项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调节机制
文章图片

机制说明图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 , 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 广泛参与植物体内众多酶促反应及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 在农业生产中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 , 目前主要依靠大量施加氮肥和磷肥来实现增产 , 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介绍 , 植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取营养:第一种是植物根系直接从土壤吸收营养 , 称为直接营养吸收途径;植物在感知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后 , 通过根的外表皮层和根毛细胞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 。 第二种则是植物通过与菌根真菌共生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 , 称为间接营养吸收途径 。

农业|如何让水稻更好吸收营养?这项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调节机制
文章图片

研究员工作照
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建立共生与植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发生在同一时期 , 是自然界中最古老的共生关系 , 是植物适应陆地环境关键事件之一 。 丛枝菌根共生是最普遍的一种共生 , 是植物从环境中高效获取营养的重要途径 , 丛枝菌根真菌提供给宿主植物的磷元素占宿主植物总磷获取量的70%以上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2017年发表在《科学》的研究工作表明 , 在菌根共生中 , 宿主植物以脂肪酸的形式为菌根真菌提供碳源 , 而菌根真菌会帮助宿主植物增加对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
尽管过去50多年的研究发现 , 植物根据自身的磷营养状态调控其与丛枝菌根真菌之间的共生 , 研究人员称为菌根共生的“自我调节” , 但其调节机制依旧未知 。
2021年10月12日 ,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题为“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磷信号中枢网络调控菌根共生)”的封面论文 。 该研究首次绘制了水稻-丛枝菌根共生的转录调控网络 , 发现植物直接磷营养吸收途径(根途径)和菌根共生磷营养吸收途径(共生途径)均是受到植物的磷信号网络统一调控 , 回答了菌根共生领域“自我调节”这一困扰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

农业|如何让水稻更好吸收营养?这项研究成果揭示菌根共生调节机制
文章图片

Cell论文封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