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数字安全法》的生效 , 《个人信息安全法》也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 , 关于用户信息安全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获取边界依然存在讨论空间 。
10月10日 , 有数码博主爆料称 , 在升级苹果手机iOS 15后 , 安装某隐私记录软件之后发现 , 美团在后台连续24小时进行了定位 。 而前一天 , 在同样的路径下 , 有网友发现iOS版微信、QQ、淘宝等应用也出现同样情况 。
【ios|美团、微信、淘宝“频繁定位”用户?iOS15升级后,APP集体“沦陷”?真相是…】
本文图片
对此 , 一位美团工程师在10月11日公开回应称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 是因为这类软件在单方面读取系统操作日志后 , 进行了选择性展示 , 经测试 , 在相关权限开启且App后台仍处于活跃状态时 , 大部分主流App均会被该软件检测出频繁读取用户信息 , 且监测结果高度相似 。
公开报道显示 , 该款读取iOS 15系统日志的软件系境外人员研发 , 上述工程师表示 , 并未对该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测试 , 建议大家谨慎下载 。
虽然上述检测软件的准确性依然存疑 , 该事件也再次引发了互联网时代的个人用户对于自身信息安全的焦虑 。 互联网平台如何在保证服务的同时 , 合理获取用户信息?用户又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对此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互联网平台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应该区分不同情况 , 分别使用不同的同意手段 , 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必须每次提醒 , 单独同意 , 这关系到用户人身安全和隐私 。 此外 , 平台也需要平衡同意次数与用户体验问题 。
本文图片
App异常活跃起因是被系统不断唤醒
手机里的大部分软件均在24小时内对用户位置进行连续定位 , 这一消息无疑会让用户产生恐慌 。 又有多少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频繁获取用户准确位置?
最近更新的iOS 15系统上线了一个App活动记录功能 , 意外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波 。 正是因为这一新功能不断将用户信息反馈给App , 才会导致App不断提取用户信息 。 不过 , 一位iOS应用开发人员分析称 , 这种活动记录并不能用来断定App在窃取用户信息 。
该人员举例 , 如果用户授予了一款软件“始终读取相册内容”的权限 , 这款软件又始终在后台活跃并未完全关闭 , 那么 , 当系统检测到用户有新增照片时 , 便会“提醒”这些活跃着的App , 进行唤起 。
但是从用户的视角来看 , 自己没有在前台使用App , 就代表着“已经关闭了” 。 因此 , 当看到这样的记录之后 , 就会产生一种“有人在偷偷窃取信息”的错觉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ncent|原生版微信上架统信UOS应用商店:适配X86、ARM、LoongArch架构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概念股|孙佳山、张泰旗:警惕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金融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