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万物皆可DJ”?:土嗨神曲,如何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且不说国外各类歌曲的动感节拍 , 近期国内网络上的热曲如《失眠的夜》《解药》《半生雪》等 , 它们的“DJ版”都要比歌曲本体更为脍炙人口 。
另一边 , 各种旧曲的DJ化 , 也成为短视频中喜闻乐见的场面 。 抖音账号“DJR7”编曲的《大地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DJ音乐 , 几乎占领了前段时间抖音背景音乐的小半江山 。 “不怕老歌土 , 就怕老歌带DJ” , 再离谱的歌曲 , 都可以制成DJ版 , 而只要加上DJ , 就仿佛拥有了流量密码 。
DJ版音乐的盛行 , 让人感受到这种动感音乐形式的强大感召力 。 在DJ席卷一切的趋势下 , 不妨继续追问 , 为何现在的人们异常享受给歌曲“加DJ”?
所谓的“DJ版” , 其实更多指歌曲的“电音版本” , 也即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版本 。 DJ并非一种音乐风格 , 而是一类职业 , 全名为disc jockey , 中译“唱片骑师” 。 他们通常负责在电台或夜店中放歌、打碟 。
由于这类场合的许多音乐都带有电音的性质 , 能够活跃氛围 , DJ和电音之间也逐渐有了共通性 。 在这里我们讨论“加DJ” , 其实是讨论电子音乐 。 并且 , 有相当一部分DJ版歌曲 , 由于其欢快、动感的气息 , 大致能够划分到电子音乐下的“电子舞曲”(electronic dance music)范畴——也就是常说的“EDM” 。 对电子音乐的解读 , 自然成为破解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线索 。
电子音乐:为什么“万物皆可DJ”?
要解答这一问题 , 需要从声音的在场性谈起 。 沿着现象学路径 , 有学者强调音源的重要 , 也即声音的“在场性” 。 这能够追溯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当整个世界的自明性已经被笛卡尔普遍质疑之时 , 只有意识的在场 , 才能够证明这个世界的存在 。 而声音 , 正是意识在场的证明 。 法国学者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便宣称:“作为意识的在场的特权只能够……特别通过声音被建立 。 ”声音变成了精神肉身存在的证明 , 当某个地方发出声音时 , 就仿佛有一个活的意识在那里 , 与我同在 , 与我共行 。
然而 , 当前流行音乐的基本存在形式 , 则是“非在场” , 也就是说 , 没有一个实际的真声肉嗓担当音源 , 声音以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形式发出 , 它们变成了脱离音源的独立存在 。 法国学者贾克·阿达利在《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中将机械复制时代的音乐特征称为“重复” , 唱片和音乐能够将声音通过技术手段复制到几乎每个人的手中 , 我们打开耳机或音响就可以收听到一模一样的歌曲 。 前一段时间qq音乐发布胡彦斌限量2001张的“数字黑胶”收藏专辑时 , 有人戏谑称 , 都数字了 , 黑不黑胶有意义吗?这样的情形下 , 声音不再是表达意识在场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 而是变成了一种工业产品、一种商品 , 一种可以被编辑的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