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投史上沉痛一课:她骗了所有VC( 五 )


然而,当那个微量、更快、更准确且无痛的血液检测技术没能顺利研发出来的时候,她选择了偷换设备、篡改数据,骗取客户和投资人的信任;结交名流、四处演讲,营造成功人士的假象,最终抛弃了创业初心,铤而走险抄捷径,无奈东窗事发 。
创业维艰,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创业者坚持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他们把自己企业的成长看作是一场长跑,只要出发的方向是正确的,就能无限接近终点,反之,走得再远,只会偏离得越厉害 。
这个惊天大案带给投资人的思考更多 。回想当初,伊丽莎白身上贴满了看似成功创业家的各类标签,硅谷出生、天才少女、斯坦福学霸……而她一身酷似“乔布斯”的行头更是完美符合了当时人们对于颠覆者的所有想象,加上在政、商高层备受推崇,很容易迷惑到那些信奉“投资就是投人”哲学的VC们 。
然而,如果深入分析,很容易发现伊丽莎白最开始创业的条件都是如此经不起推敲:一个只修了两个学期左右化学课程的斯坦福辍学生,何以在壁垒和深度远高于其他专业的生物医学领域,发明出开创性的检测技术?甚至她没有在任何知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过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 。
除了投资逻辑上的误判,疯抢项目、“FOMO”的心理也是VC们在伊丽莎白案中狠栽跟头的重要原因 。所谓FOMO心理,指的是“For Fear of Missing Out”,随着创投行业竞争的加剧,VC们担心错过投中独角兽的好机会,更害怕业内对手会抢先一步出手,于是可能明明已经看到许多异常情况,却还是选择“宁投错,不错过”,最终遭受重大损失 。这一幕,相信国内创投圈也曾有一番深切体会 。
过去两年,有关项目投资的焦虑蔓延,许多投资人直言,现在根本来不及做尽调,粗略看一下公司各方面数据指标,就立即给TS(投资意向书),有的甚至现场打款,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项目的估值被大幅抬高,创投行业陷入内卷,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急于出手的机构无形中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 。
值得庆幸的是,眼下国内越来越多VC/PE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开始调整 。从投资方向上来说,目前,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卡脖子领域;投国产替代等成为创投行业的共识,利用资金的力量培育出真正创造价值的独角兽,越来越多投资机构改变思维,从财务投资人转化为创业者身旁的“同路人”,相互扶持共同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而从投资策略上来说,深挖行业、研究先行也成为VC/PE们克服项目焦虑、寻求差异化竞争的法宝 。在行业格局日益分化的客观背景下,“抢项目”的现象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越来越多的机构转向“小而美”的发展方式,深耕在各个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