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叶玉如教授(右二)及其研究团队成员 。港科大(广州) 摄
中新网广州8月17日电 (采访人员 王坚)采访人员17日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悉 , 由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全脑基因编辑技术 , 在小鼠模型中证明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病理症状 , 有潜力发展成为AD的新型长效治疗手段 。
据了解 , 中国有超过50万人罹患遗传性的阿尔茨海默症 , 即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 FAD) 。 FAD是一种与家族史高度相关的先天性阿尔茨海默症 。 虽然FAD患者有明确的遗传病因 , 也可在认知出现问题之前得到诊断 , 但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
港科大介绍 , 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例如FAD这类由遗传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方面 , 展现出巨大潜力 。 它可以在疾病症状出现之前 , 纠正引发疾病的基因突变 , 并且可以达到“一次治疗 , 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 。 不过 , 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发展和应用还存在一些障碍 。 例如 , 目前尚缺乏有效、高效、非侵入式的运送工具 , 将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大脑 。 此外 , 现有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 还无法在全脑范围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
近日 , 由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叶玉如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全脑基因编辑技术 。 该技术使用新型的运送工具 , 可以跨越血脑屏障 , 通过单次、无创的静脉注射 , 将优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整个大脑 , 实现高效的全脑基因编辑 。 研究发现 ,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破坏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FAD基因突变 , 并在全脑范围改善AD的病理症状 , 为开发新型AD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
同时 , 该研究团队还发现 , AD转基因小鼠在接受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的6个月(约为小鼠平均寿命的三分之一)后 , 其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仍然保持较低水平 , 该淀粉样蛋白斑块被认为是引发AD神经退行病变的元凶 , 从而证明了该基因编辑技术的单次治疗可以维持长期疗效 。 该研究并未在小鼠身上发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
【叶玉如|港科大研发新型基因编辑策略 有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据悉 , 这项研究由港科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合作进行 。 研究结果已获国际权威科学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刊载 。 (完)
推荐阅读
- IT|安九高铁正式开通:时速350公里、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贯通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AI|商汤科技上市首日收涨超7% 市值约1375亿港元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技术|探秘AI智慧之旅,科大讯飞AI学习机研学游第一期圆满落幕
- 最新消息|商汤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涨超1%,市值约1301亿港元
- Waymo|科技早报 | 商汤香港IPO发行价定为每股3.85港元 小米发布12系列手机
- 国际|学院路街道举办校友科技创新赛,首场北科大13个项目登场
- 智慧|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总决赛结果揭晓,中科大旗获三等奖!
- 智慧|中科大旗入选“2021年四川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