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市场|雨后郑州的反思:城市“智能”为何变“无能”

雨后郑州的反思:城市“智能”为何变“无能”
原创2021-08-13 19:28·

智慧城市的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 , 但是在实践中却异化为“以技术为本” , 技术工具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核心角色

投资市场|雨后郑州的反思:城市“智能”为何变“无能”
文章图片

文|陈千凌
编辑|朱弢
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有一句振聋发聩的提问:现代化是什么?现代化能否带来脆弱局面的改观?
这一发问 , 对于反思暴雨之后的郑州正当其时 。 一场来自极端天气的考验让城市骤然失序 , 彻底暴露出数字化智能化背后的脆弱性 。
7月20日 , 暴雨侵袭郑州 , 市内一度断水断电断网 , 也让这座拥有1200多万人口城市的数字化生活陷入瘫痪 。 移动支付无法使用、共享单车不能开锁、打车软件打不到车、新能源车无电可充、外卖难以下单 。
失去了互联网 , 人们变得寸步难行 。
除了各类数字化的便捷应用 , 郑州引以为傲的“智慧城市”项目也骤然失灵 。 2019年郑州便全面启动了“城市大脑”建设 , 2020年初基础平台搭建已然完成 , 但水灾之中 , 除了摄像头等常规应用外 , 智慧系统并没有什么优秀的表现 。
以郑州京广路智慧隧道为例 , 号称“会思考”“会说话” , 既能预警也能救援、既能求助也能精准定位的智慧系统却突然“熄火” 。 据此次在京广路隧道险情中逃生者事后的描述 , 人们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这些系统究竟有什么“智慧” 。
郑州的故事并非孤例 , 随着城市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 因为突发事件导致整个城市关键基础设施业务中断、城市运转几乎停摆的事件屡见不鲜 。 如2019年-2020年间 , 委内瑞拉国家电网干线多次遭受网络攻击 , 全国大面积停电、经济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 还有2020年 , 美国纽约由于多个变电站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 , 约4万用户被迫断电 , 地铁停运、电梯瘫痪、整个城市一片漆黑 。 日本亦有类似事件 , 2019年5月的一天 , 两条铁路突然断电 , 只因两条虫子爬入内含开关的箱体内 , 导致26列火车受影响 , 约1.2万名乘客滞留 。
正如纳西姆所言 , 现代世界的技术性知识在不断增加的同时 , 也让事态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 越是接近自然的 , 可能越有能力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越是人造的 , 可能更加趋近“脆弱” 。
当今世界 , 技术网络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插件式应用 , 更是成为城市运转的基础底座 。人们的衣食住行、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的公共管理都要构建在网络之上 , 一旦基础底座出现问题 , 那么整个社会都可能会骤然失序 。
”智慧城市为何“城”效难显
此类事件 , 再度为当下跑马跃进、势头正盛的智慧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 。 2008 年 , 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 点燃了国际城市智慧化建设的热潮 , 中国亦投身其中 。 据2020年2月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 ,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 亿美元 , 仅次于美国 。 如今 , 中国所有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 , 总计超过500座城市 , 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
大数据驱动运行、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一系列亮眼的概念让人们对智慧城市寄予厚望 , 但实践中 , 除了突发事件导致城市停摆之外 , 智慧城市项目烂尾、失灵的例子也是频频出现 。
2013年起 , 武汉投入的1.75亿元智慧城市项目 , 历经几年波折与多方纠纷后最终烂尾 。 原计划在2015年开始全面运营、投资400亿美元、号称要打造世界级智慧之城的韩国松岛 , 后来却被评价为“切尔诺贝利式的鬼城”“人类的沙漠” 。 2020年疫情期间更是暴露了各类智慧系统的真实“智商” , 在一些一二线城市 , 通知下达、防控知识普及居然回到了通讯靠吼、传达靠走的“原始阶段” , 疫情上报、人员管控、数据统计仍然依靠人工的纸质报表 , 前往红会领取物资还需单位介绍信.......
我们不禁要问 , 智慧城市为何“城”效难显?城市“大脑”为何出现“脑梗”?
抛却管理者的迟顿、技术细节的故障、数据未能共享流通等外在因素 , 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在于其规划建设正在脱离本源 。
虽然在定义和理论上 , 智慧城市的着眼点在于“以人为本” , 但是在实践中却异化为“以技术为本” , 技术工具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核心角色 。
究其原因: 一方面 ,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脱胎于政务信息化工程 , 仍然存在以系统建设为主导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 , 在现有政绩评价系统之中 , 技术导向和数量偏好仍为主流 , 不少城市管理者将智慧城市解读为新一波的形象工程 , 罔顾现实需求 , 项目建设唯“高大上”是举 , 无序开发和滥建各类智慧系统 。
理念的偏离 , 必然导致实践的错位 。 总的来看 , 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存四方面问题 。
一是重视建设 , 轻视运营 。 城市建设更多考虑硬件体系的搭建 , 投资下去了 , 数据中心建起来了 , 云计算能力具备了 , 高大上的智慧平台建起来了 , “城市名片”就有了 。 但却没有考虑到如何维持整个硬件系统高效运转 。 好比是小区建完了 , 却没有物业 , 业主住进去没多久 , 小区就变得破败不堪了 。
武汉智慧城市项目之所以烂尾 , 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在购买IT软件、IT集成和云服务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 却对业务规划、集成和运营方面的费用考虑不足 , 导致设备与需求不匹配 , 最后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
二是重视经济效益 , 轻民生价值 。 很多城市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能直接为本地带来经济产出的项目 , 如招商引资等 , 但对公众服务却考虑不足 。 另外 , 也容易出现“以政府为中心”的情况 , 城市建设罔顾人民需求、公众感受 。 如韩国松岛项目之所以失败 , 就是盲目地堆砌钢筋水泥、搭设光纤网络 , 不仅远超城市居民的需求程度、生活成本过于昂贵 , 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 , 让居民们感觉自己生活在“高科技的监狱”里 。
三是重视技术效率 , 忽视安全防范 。 相当多城市建设只追求项目尽可能高大上、高科技 , 但却没有足够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信息保护机制与之相适应 , 导致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事件多发 , 既对公众人身财产生巨大威胁 , 也对国家安全带来重要挑战 。 如2018年6月新加坡遭遇黑客网络攻击 , 150万公民的个人数据和16万人的门诊处方细节遭到窃取 , 其中包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数据 。
四是重视智能 , 忽视智力 。 上马了大量智能项目 , 却未能进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 工作人员数字素养不足 , 再贵再好的项目 , 也是“用不了”“用不好” 。
智慧城市下半场:从技术“面子”走向民生“里子”
因此 , 在经历了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暴露之后 , 智慧城市建设亟需及时反思、回归本源 , 从技术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 , 从追求高科技的“面子” , 走向聚焦人民获得感的“里子” 。 需要认识到 , 城市建设不是政府的短期任务 , 而是一项真正造福于民的长期工程 。
一方面要以人为中心 。 一是体现在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 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 , 来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功能设计、项目安排等 , 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环境 。 二是要加强民生保障 , 重点推进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建设 , 如应急安全体系建设等 。
另一方面防范技术失灵 。 一是要构建开放多元的网络体系 , “在我们已经无法摆脱互联网的情况下 , 最好的办法是让网络能够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 如建设天基互联网、紧急通信临时基站、离线数字支付建设等;并注意保留一些人工、无网络设施 , “智慧”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绝缘、对“人力”的替代 。 二是要加强长期运营 , 通过数据、服务、产业的运营来更好发挥技术效用和项目功能 , 激发长期内生造血能力 , 避免智能变成无能 。 三是要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 , 提升智慧硬件的应用效率、智慧城市的服务水平 。
【投资市场|雨后郑州的反思:城市“智能”为何变“无能”】总而言之 , 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已无可避免 , 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如何与技术相处 。 关键正在于以人为中心 , 让技术更好为人类服务 , 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互促融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