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人们愿意尊敬和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坚持原则、追求多赢、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阿里 。
文/周一围编辑/安心
来源/好看商业(ID:IGreatBI)
阿里再次因为“性丑闻”被推上风口浪尖 , 甚至犯了众怒 。
8月7日 , 在社交媒体上 , 认证为“阿里巴巴员工”用户发布动态称 , 阿里某领导要求女下属KTV陪客户 , 被客户猥亵;灌醉后又被领导实施性侵 。

|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文章图片
图2/4
【|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之后 ,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
在一份8000字匿名长文中 , 阿里受害女员工细数了事件经过 。
其中提到 , “被男领导强制要求去出差 , 被灌醉后 , 在酒桌上被男商户摸胸、摸腿、摸私处 , 且被男商户带到其他无人包间进行猥亵;男领导当夜更是带着避孕套四次进入我房间 , 对我进行侵犯 。 ”
回到公司后 , 女员工多次向公司更高管理者和HR寻求处理 , 得到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敷衍、被欺骗” 。
从Bu升级到BG , 无人处理 。 走投无路、控诉无门的受害女员工最终豁出去了 , 她打印了宣传横幅 , 带着喇叭 , 到公司饭堂进行现场曝光 , 以最惨烈的方式引爆阿里内网和外界舆论 。
8月7日晚 , 阿里巴巴对媒体回应称:决不容忍 , 全力配合警方 , 涉嫌员工已停职接受警方调查 。
8月8日上午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在阿里内网的回应截图流出 。

|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文章图片
图3/4

张勇称 , 得知这件事情 , 震惊 , 气愤 , 羞愧 。 他还说 , “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 , 从我开始 , 从管理者开始 , 从HR开始 , 我们阿里每一个人必须有深刻的触动、反思和行动!”
目前 , 阿里内部已由集团副首席人力官蒋芳牵头成立独立调查组 , 对此事和事发后在公司内举报全过程进行全面调查 。
这件事一经引爆 , 不仅让外界愤怒 , 不少阿里在职员工、离职员工都在公开表达愤怒、失望 , 要求严惩涉事所有人员 。
人们的怒火直指阿里价值观问题 。 人们气愤和失望 , 不只是因为阿里一位男上司要求女下属为客户陪酒 , 性侵被灌醉的女下属 , 更是因为一些相关管理者知情后不作为 , 以及阿里对此事的迟钝反应 。
从8月2日到8月8日 , 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
企业对价值观再怎么重视和强调都不为过 , 尤其是阿里这样的超级巨头 。
但价值观不是万能的 ,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靠价值观杜绝丑闻 。
如果是犯法的事 , 那应该交给法律;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仍有待警方给出最终结论 。
如果是企业战略经营的问题 , 那就应该交给阿里的管理者去真正思考和解决 。
这件事背后 ,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 , 那个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己任的阿里巴巴 , 今天怎么沦落到以牺牲女同事为代价去求合作的境地?财报上每个增长数字背后 , 是否还有更多血泪和耻辱?
阿里需要自我革新 , 重新赢得尊重 , 现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 就像张勇所说 , 从他开始 , 阿里必须要有深刻的触动、反思和行动 。
淘鲜达对阿里有多重要?
据上述受害女员工的控诉长文 , 施害男上司是淘鲜达华北区商家运营组长曲一(本名王成文) , 实施猥亵的男客户为济南华联超市的张国 。
该事件涉及人员还有曲一的直属领导——淘鲜达 BU 负责人“九戎”,淘鲜达 LKA 负责人“阿甘”(甘启梁),HRG悦尔;同城 BG 负责人“老鼎”、HRG丁冬 。
据公开信息 , 淘鲜达于2017年5月正式上线 , 隶属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 。
淘鲜达通过帮助商家实体店铺进行数字化改造 , 并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解决方案来服务传统零售行业 。
它在一端要说服本地大卖场、超市甚至社区生鲜店入驻并接受数字化改造 , 另一端以手机淘宝等作为流量入口 , 吸引消费者线上下单 , 然后由淘鲜达覆盖的周边3-5公里范围内门店发货 , 消费者可选择门店自提或送货到家服务 。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 , 淘鲜达平台有超过50家的实体零售商入驻 , 上线超过2500家门店 。
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润发是淘鲜达的首批标杆客户之一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 , 以淘鲜达为主的阿里巴巴商业平台为高鑫零售带来的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10% 。
今年7月 , 阿里宣布最新组织架构调整 , 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 , 形成包括饿了么、高德和飞猪在内的生活服务板块 。 俞永福将代表集团分管该板块 , 向张勇汇报 。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 , 意味着阿里以更猛的火力征战同城零售 , PK京东、美团 。
同城零售是张勇重点关注的1号项目之一 。 在新一轮调整中 , 同城零售事业群被拆分为两大业务板块:天猫超市和天猫进出口事业群合并 , 将合并成新的“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淘鲜达和本地生活新零售业务 , 继续由李永和负责 。
同时 , 李永和将接替王磊担任本地生活公司CEO(饿了么+口碑) , 向俞永福汇报 。
同城零售与当年马云提出的新零售一脉相承 。 从同城零售赛道的想象空间来看 , 阿里对它志在必得 。
据艾瑞的报告 ,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5.3万亿元 , 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提升至2025年的30.8% 。
李永和曾任职京东 , 担任过京东商城运营体系负责人 。 2018年6月加入阿里 , 2018年11月担任天猫超市事业群 , 整合原有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业务 , 并和阿里大生态内的大润发、三江购物、新华都等大卖场、超市等合作伙伴产生业务联动 , 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 。
此次由李永和负责淘鲜达和同城零售 , 并担任饿了么CEO , 这样的安排意味着 , 饿了么将被注入同城零售的资源 , 担当开启下一个十年增长的钥匙 。
除了零售 , 阿里没有更多营收王牌
淘系电商是阿里过去十年主要的增长动力与基石 , 但它的增长变得越来越难 。
阿里截至今年6月底的2022财年Q1财报显示 , 淘宝天猫收入同比增长不足14% , 低于市场预期;以淘宝、天猫为主的平台零售业务利润率也在加速下滑 , 过往利润率水平70% , Q1跌落到了63% 。
此次财报中 , 阿里披露了将加大投入的方向 , 其中四个“策略领域”分别为:社区商业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务及LAZADA 。
同城零售看上去很美 , 但在行业人士看来却是一个低利润且很难做的生意 。 它需要平衡平台、线下商家、品牌商甚至还有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其中一个“难啃的骨头”是同城零售的供应方——如何推动他们向数字化转型 , 并与阿里的同城零售业务积极配合与协同 。
毕竟 , 不是所有的零售商都有足够的资金和意愿这样做 , 而竞争的加剧也会让线下商家成了高高在上的甲方 。
此次“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中 , 施害者曲一(本名王成文)的起初的核心诉求不是“牺牲”女同事 , 而是以“牺牲”女同事为代价 , 争取到济南华联超市的合作 , 完成业绩 。
但如果阿里需要以“女员工陪酒”来赢得客户 , 要么说明阿里没能力通过正常手段做这类业务 , 要么就是 , 阿里自降身段 , 去争取了不值得争取的客户 。
从纯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 , 到生活服务、同城零售 , 不得不说 , 阿里越做越重 , 越来越深的陷入到苦活、累活的“泥泞”中 。
阿里加码同城零售 , 看起来是自上而下高度重视、不得不为的方向 。 但期待过高 , 往往也意味着压力山大 , 唯业绩论甚至动作变形都有潜在可能 , 自然也就缺少对低级客户say no的勇气 。
早在阿里几年前刚启动新零售时 , 就有零售行业人士质疑 , 阿里擅长的是互联网营销和技术 , 但这些能在多大程度上改造传统零售 , 这还需要时间检验 , “有的时候解决传统零售问题所花费的成本 , 远远高于不去解决所承担的成本” 。
除了同城零售、社区电商、特特、跨境电商等在内的“商业”业务 , 阿里尝试过很多看起来高级的业务方向 。
比如达摩院 。 2017年 , 阿里宣布要投入1000亿作为启动资金 , 打造达摩院 , 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 , 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 , 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 。
创始人马云对达摩院的发展提了三个要求——“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
目前来看 , 除了半导体公司平头哥、首款无人驾驶终端产品“小蛮驴” , 医疗AI诊断 , 达摩院的落地应用产品还比较有限 。
早在达摩院成立那年 , 阿里就标榜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 。
几年过去了 , 阿里的营收支柱依然是客户管理收入(广告+佣金) 。

|阿里靠什么赢得尊敬?
文章图片
图4/4

今天 , 科技属性更强的云计算、创新业务都还无法担当阿里业绩增长的重任 。
换句话说 , 阿里还没有打造出更多营收王牌 , 来让自己在零售或者商业业务上可以更从容 。
靠什么赢得尊敬?
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 , 我对阿里的尊敬来自于它的创新和创新背后的勇气 。
比如 , 几年前去欧洲旅游 , 那里的出租车司机依然在用信用卡支付 , 手写发票 。 这一方面让人感觉不方便 , 另一方面我又由衷地自豪——因为我们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支付宝是阿里当年创新的业务 。 当时银行不仅不愿意帮淘宝提供交易担保 , 还直接否定马云 , 说这个永远都不可能 。
马云最终决定由淘宝自己提供交易担保 。 不过这事未经许可 , 可能违法 。 那时他对同事说 , 如果有什么麻烦 , 如果必须有人去坐牢 , 我去嘛 。
后来支付宝的成功大家都知道了 。
对于商家来说 , “马云挥泪斩卫哲”也是众所周知的故事了 。
2011年 , 阿里爆发“诚信危机” , 内部有超过100名员工为了业绩增长 , 让近2300家作弊商家混入了平台 。
事件爆发后 , 阿里B2B业务CEO卫哲引咎辞职 。 马云在内部信中称 , “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赚钱的机器 , 宁愿没有增长 , 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 。
阿里从诞生到壮大 , 始终宣扬一个理念: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但今天不可否认的是 , 越来越多的商家在阿里平台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
消费者也愈发觉得 , 天猫上的商品越卖越贵 。 于是他们纷纷用人民币投票 , 亲手“买大”了拼多多、唯品会还有很多微商 。
今年4月 , 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在国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做出行政处罚 , 罚金182.28亿元 。
今天 , 很多阿里人对女同事被侵害事件痛心疾首 。 但他们中还是有人相信 , 阿里还有很多人依然在为做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而努力 。
是的 , 人们愿意尊敬和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坚持原则、追求多赢、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阿里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