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依托“北斗”练成十八般武艺

□ 采访人员 赵国陆
作为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20年6月组网成功后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 北斗系统启用后 , 如何深度开发应用 , 发挥其更大价值?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应用领域创新布局 , 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延伸出一系列前沿产业 , 拥有了功能超强的十八般武艺 , 服务智慧黄河、应急救灾等 。
超级导航不怕断电断网
“像这次郑州发生洪灾之后 , 在断电、断网的状态下 , 定位、导航全部失效 , 能否快速重建一个时空体系 , 恢复联系并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斗立方研究院院长陈小忠表示 , 依托北斗系统 , 完全能够做得到 。 2035年前后 , 我国将建成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体系 , 打造以空天信息为基础的全景全域高精度导航定位 , 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空天信息时代 。
“北斗系统有短报文通信功能 , 只要基站有电池 , 手机没有信号 , 照样能发送紧急短信求救 。 ”陈小忠表示 , 作为北斗时空领域的专业科研机构 , 他们将把北斗导航的应用在地面进一步延伸 , 研究核心技术 , 实时获取三维位置 , 在实时场景中实现北斗导航与室内导航融合 。
他们联合研发的三维搜救定位雷达已完成样机的测试 。 设备可直接穿透一般建筑物的砖混墙体等 , 能单人携带 , 探测被障碍物遮挡的人、动物等目标 , 集成度高、尺寸小、重量轻、性能高 。 可用于地震地质灾害、隧道垮塌、泥石流、火灾等重大灾害的人员救助和受困人员定位搜救 。
今年底开始 ,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陆续发射160颗导航增强卫星 , 到2023年底覆盖全球 , 这一低轨卫星系统将把导航精度提高到厘米级 。 北斗立方研究院借助这些天基互联和定位系统 , 研究完成北斗产业及应用需求在山东的落地 。 比如 , 实时监测水库等大坝的位移形变 , 还有高楼、铁塔、海上风电塔、桥梁、危险源等 , 测量精度达到0.5毫米 , 通过细微变化提前预判风险 , 发出预警信息 , 应对安全隐患 。
在北斗立方研究院研发中心 , 采访人员看到大型无人机、无人遥控车、双目摄像头等一系列导航增强设备 。 陈小忠介绍 , 这里模拟了一个时空体系场景 , 综合利用导航卫星、遥感卫星、低空增强、地基增强、室内外融合、全景视觉定位等多源数据 , 借助自研大数据处理软件 , 提供室内外融合管理平台 , 打造了一体化的空地协同全域管理系统 , 解决了目前导航进了室内就失灵的弊端 。
新技术助力智慧黄河建设
“我们的PNT时空管理平台已在一家油田应用 , 监测输油管道的跑冒滴漏 。 之前 , 夜间漏油、盗油问题让企业非常头疼 ,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 效果不理想 。 使用常规的监控 , 在雨天也难以区分油和水 。 我们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 解决了这一痛点问题 。 ”陈小忠表示 , 这一技术还可以在矿山、隧道内部、危化园区、未知地带等特殊场景中提供服务 。
【北斗|依托“北斗”练成十八般武艺】研发人员在办公区设了一个路灯 , 上面加装了各种仪器设备 。 “这是我们正在推广的智慧路灯 , 利用路灯遍布城市的特点 , 作为信息采集处理的智慧终端 , 快速完成网络覆盖 , 实现智慧化管理服务 , 解决传统管理粗放、能耗大、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 ”陈小忠表示 , 这一系统也将在济南进行试点 。
基于北斗智能精准定位的现代服务技术 , 还准备应用于智慧黄河建设 。 对黄河流域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 , 全方位监控水质污染、洪水和地质灾害、沿岸生态退化、违章建筑等情况 。 通过构建河床信息 , 有效管控岸堤风险隐患 。 自动监测船可以代替人工 , 实时掌握坝底根石流失情况 。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陈小忠表示 , 他们团队已经孵化一家实体企业 , 提交了21项专利申请 , 保护范围覆盖AI视觉、倾斜摄影、导航定位、云平台、场景仪等技术领域和产品 。 北斗精准时空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 下一步将在物流、文旅、应急救援、农业、海洋等领域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提升行业智慧化水平 , 导入北斗上下游产业 , 助力山东成为北斗产业新高地 。

    推荐阅读